“十五五”規劃八大核心關注點,描繪中國高質量發展藍圖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9 點擊:次
“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是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規劃。其核心脈絡可以概括為:在保持經濟合理增速的同時,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內涵,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深化改革保障民生,從而系統性地應對當前及未來的挑戰。以下梳理了“十五五”規劃的八大關注核心點,可以快速把握整體框架。
一、關注點的核心內涵與方向
一是經濟增長目標:預計GDP年均增速目標設定在4.5%左右,以銜接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更強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并關注名義GDP增速的回升。
二是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置于核心位置,重點突破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等“卡脖子”技術,培育低空經濟、商業航天、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三是擴大內需與提振消費。將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推動消費從耐用品向服務消費擴展(如文旅、醫療、養老),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使消費成為經濟的核心驅動力。
四是物價調控與“新供給側改革”。政策思路從“防通脹”轉向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如CPI目標約2%),通過反“內卷式”競爭促進供需平衡,為企業創造健康的盈利環境。
五是“投資于人”與民生保障。財政支出將更多投向民生領域,涵蓋育兒補貼、免費學前教育、就業服務、醫療養老保障等,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共同富裕。
六是有效投資與重大項目。聚焦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如川藏鐵路、水利工程、新能源基地、算力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以投資牽引經濟結構優化。
七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堅持“房住不炒”,核心城市探索“新加坡模式”,保障房與商品房雙軌并行,三四線城市聚焦“好房子”改善需求。同步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
八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完善市場穩定機制,吸引長期資金入市,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二、深刻理解規劃背后的深層邏輯
充分理解“十五五”規劃八大關注核心要點,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核心邏輯:
一是發展動能轉換:規劃的核心邏輯是從過去依賴投資和外部循環,轉向依靠科技創新和內需驅動。這意味著未來的經濟增長將更注重內在質量和韌性。
二是目標體系銜接:“十五五”規劃的所有具體目標都錨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4.5%左右的經濟增速是基于實現翻一番目標倒算出來的可行且必要的速率。
三是應對新約束條件: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從“供給不足”轉向“需求約束”。因此,政策重點也相應調整為促進物價合理回升、打破內卷循環、激發市場活力。
三、總結與展望
總的來說,“十五五”規劃描繪的是一幅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它重點關注科技自立自強、內需潛力釋放、以及民生福祉提升,旨在系統性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為長遠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