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強引擎”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蘭州高新區發布 2025年10月29日 19: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30 點擊:次
今年以來,蘭州高新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深化科研“新四軍”協同合作,扎實推進“強科技”行動,在平臺能級提升、成果轉化加速、企業梯隊培育、人才集聚引領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斷增強,為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澎湃動能。
高能級平臺構筑創新“硬支撐”
創新平臺是集聚創新要素、實現技術突破的重要載體。蘭州高新區堅持筑巢引鳳,持續夯實科技創新根基。備受矚目的西北海創中心作為歐美同學會全國第四家海創中心成功獲批建設,目前已率先啟動微生物化工廢水處理等4項前沿科研項目,為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打開了新通道。蘭州P3實驗室生物醫藥與疫苗研發中心科研能力再獲權威認可,新取得牛結節皮膚病倉鼠實驗、布氏桿菌病原分離培養兩項CNAS國家資質,區域生物醫藥研發的“安全閥”與“加速器”作用更加凸顯。蘭州大學西部藥谷建設深入推進,與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藥學院的研發合作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平臺建設同步提速。此外,高新區近期與蘭州理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謀劃新建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平臺。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建成各類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及新型研發機構達112個,占全省的37%、全市的61%,創新資源的“蓄水池”效應日益顯著。
高效率轉化打通產業“雙通道”
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是科技創新的關鍵一環。蘭州高新區成功入選工信部、科技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協同攻關成果推廣機制“揭榜掛帥”政策試點單位,并積極爭取省科技廳等六部門出臺專項支持政策,為產業發展贏得了先機。圍繞基因與細胞治療產業化、新型疫苗與生物類似藥產業化等七大主攻方向,目前已儲備隴藥功效物質常溫無損提取、醫用同位素關鍵技術開發等優質項目24個。為加速成果與市場對接,高新區著力完善成果捕捉和供需匹配機制,高新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運行,吸引逾2400家企業入駐。今年上半年,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已達32億元,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同時,生物醫藥與疫苗、體外診斷試劑等領域的10個概念驗證中心,以及多肽藥物、中藥現代制藥等4個中試基地正加快建設,全力破除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創新型企業梯隊鑄就發展“主力軍”
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蘭州高新區不斷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省級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梯次培育機制,形成蔚為壯觀的創新企業集群。通過提升打造總計100萬平方米的孵化載體,已累計吸引1800多個創業團隊和小微科技企業入駐,年均入孵培育企業30家、孵化畢業企業15家,創新“苗圃”枝繁葉茂。2025年以來,全區新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204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21家,新認定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7戶。截至目前,每萬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370家;全區專精特新企業總量攀升至103家,規上工業企業達59家,占全市9.8%。這支充滿活力的企業“主力軍”,正成為推動高新區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高層次人才激活創新“源動力”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蘭州高新區扎實做好人才“引育服用”文章,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去年以來,入選省領軍人才4人、隴原青年英才6人、第十批“隴原之光”人才培養計劃3人,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深入實施“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通過科研助理崗位吸納2290余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工作獲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來函表揚。貼心服務人才,已為39名高層次人才辦理“隴原人才服務卡”。目前,全區人才總量已達11.2萬人,占從業人員的79%;萬人擁有本科學歷以上人數達3320人,萬人研究與開發人員數達155人,人才密度與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為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智力支撐。
蘭州高新區將繼續錨定科技創新主陣地定位,不斷強化創新策源和產業引領功能,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蘭州實踐新篇章貢獻更多“高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