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哪些國家高新區GDP增速跑贏“全國線”?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21 點擊:次
近期,國家高新區陸續發布經濟“半年報”。上半年,國家高新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在復雜環境中展現出較強韌性,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多個國家高新區增速超過“全國線”(5.3%),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期中成績單”。
珠海高新區
8.3%
上半年,珠海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5.47億元,同比增長8.3%;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0%,連續18個月保持20%以上較快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87億元,同比增長40.6%,增速領跑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5億元,連續6個月保持20%以上較快增長。
上半年,珠海高新區規上企業增長迅速,新增四上企業93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44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工業前50強企業實現產值223.8億元,同比增長27.0%。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產業分別實現經濟規模63.35億元、84.10億元,同比增長38.43%、24.83%。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半年,珠海高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新引進項目8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達222.73億元,為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外貿企業一直是珠海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為穩外貿、促發展,珠海高新區發布三項措施、簽署兩項協議,特設“外貿企業服務專員”,促進外貿外資平穩健康發展。上半年,全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4657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75.11億元,同比增長11.7%。
濟南高新區
8.1%
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63.6億元,同比增長8.1%,分別領先全國、山東省2.8、2.5個百分點;貢獻率23.2%,連續兩個季度居濟南市第一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億元,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483億元,同比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579.1億元,同比增長2.8%。
這是濟南高新區建區30多年來首次在半年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千億元,也是濟南高新區經濟規模躋身大體量的又一表現。
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濟南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5%,比去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分別領先全國、全省17.1、15.8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高速增長,同比增長23.8%,分別領先全國、全省16.8、14.8個百分點。
貿易業銷售額穩中有進。濟南高新區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7%。限上汽車類增勢穩健,銷售額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53.5%。
外貿支撐力強勁。濟南高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673.4億元,同比增長40.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4.3%,拉動濟南市外貿增長19.6個百分點。
杭州高新區(濱江)
7.3%
杭州高新區(濱江)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9.9億元,同比增長7.3%,總量與增速雙雙穩居杭州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465.1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保持杭州首位,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增長16.1%、15.5%、13.3%。
上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投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0.7%、55.0%、62.2%;對外貿易量質并提,進出口總額達568.9億元,增長11.9%,實際利用外資達8.64億美元,規模居全市第一。
從創新成果看,杭州高新區(濱江)1-6月專利授權量809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573件;PCT申請量391件,同比增長13.99%,居浙江省第一。截至6月底,杭州高新區(濱江)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9428件。
數據顯示,上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新設企業12227家,同比增長33.9%,數量居全市第二;新增經營主體14572家,同比增長27.9%。
鎮江高新區
6.6%
上半年,鎮江高新區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實現“雙過半”,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態勢。
上半年,鎮江高新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個,總投資91.43億元,高端船舶海工及工程裝備研發建造基地等一批高質量、成熟度高的大項目簽約落地。1個江蘇省重大項目、21個鎮江市重點項目投資超序時,新建項目開工率100%,新入庫列統投資增長150%。船舶海工機電配套產業園、澳芯海洋科技、汽車電動滑移門等5個項目主體竣工或投產,江蘇省重大哈汽項目完成列統投資2.59億元、占全年目標的72.5%。舉辦團山睿谷招商推介會,海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簽約武漢5.5產業園、數字產業、檢驗檢測等企業7家,簽約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
鎮江高新區全力打造船舶動力產業鏈集群,規劃建設重型裝備產業基地,成功舉辦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船舶海工產業鏈實現23%增長,中船動力、哈電集團南方出海口基地建設規模初現,哈汽重燃及核電裝備生產制造基地項目主體封頂。船舶海工機電配套產業園建成運營,澳芯等一批配套企業入駐投產。
鎮江高新區聚焦智能制造、算力服務、新能源、新材料等未來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49%,積極布局新型儲能與商業核聚變發展新賽道,矽佳測試突破ATE設備核心芯片技術壁壘。深化“智改數轉網聯”賦能,技改投資增長10%,新增中船動力等9家先進級智能工廠。
惠州仲愷高新區
6.6%
上半年,惠州仲愷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4.29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惠州市平均水平。從產業數據來看,工業“壓艙石”作用充分顯現。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9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57.86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152.64億元,增長0.3%。第二產業的高速增長,成為推動整體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電力數據印證經濟發展活力。上半年,惠州仲愷高新區總用電量45.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其中工業用電量36.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總量占全區總用電量80.3%。工業用電量的快速增長,充分彰顯了全區工業經濟的蓬勃活力和發展后勁。
上半年,仲愷高新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其中,規上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6.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8.3%;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6.5%。
天津濱海高新區
6.5%
上半年,天津濱海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規上服務業15個重點行業(1-5月)營收增長17.9%,社零額、一般公共預算等主要指標分別增長10.2%、8.8%,主要指標增速保持領先,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升級版”和北方一流科創城建設取得新成效,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天開華苑科創園累計引入高成長科技型企業305家,其中24家入選天開科創專板培育層,全市占比近60%;成立天開華苑科創園概念驗證小試中試聯盟;三大海河實驗室在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130項,累計孵化引進企業70余家;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入選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名單;28項企業成果入選2024年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全市占比14%;麒麟軟件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力神公司獲全市唯一的技術發明獎特等獎;新增新智感知等7家市級外資研發中心;研究出臺“先研后股”“先投后股”管理辦法。
上半年,天津濱海高新區五大主導產業營收同比增長14%。新增落地招商項目793個,總投資額340億元。央企二級總部—中汽新能正式落戶;新獲批“兩重”“兩新”中央預算資金支持金額超3億元;在核心芯片、腦機交互、細胞與基因治療3個領域獲批天津市首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濟寧高新區
6.4%
上半年,濟寧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15億元、同比增長6.4%,領先濟寧市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領先全市2.6個百分點;凈增“四上”企業89家,居全市第1位……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濟寧高新區聚焦“一個萬億、五個倍增”目標,全力抓經濟、上項目,勇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在濟寧17項重點監測的指標中有7項居全市前5位。
濟寧高新區全力抓有效投資,實施領導包保、專班推進、掛圖作戰,上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新開工18個,新納統項目52個,77個省市區三級重點實施類項目開工率100%,9個山東省重點項目和20個濟寧市綠色低碳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達到75%、60%,均超時序進度。
上半年,濟寧高新區實際使用外資總量居全市第1,濟寧高新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全區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41.4億元,占全市總量的21%。
重慶高新區
6.4%
上半年,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6.4%,高于全國、重慶市平均增速,這是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連續9個季度保持6%以上增速,展現出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科技創新成為推動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上半年,嘉陵江實驗室的掛牌投用,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臺26家,包括1家國家級研發平臺,這些平臺將匯聚大量創新資源,推動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
在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智能網聯汽車及核心器件拉動下,上半年,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高于全市1.1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25.6%,增速高于全市,拉動固投增長6.3個百分點。
上半年,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增效賦能和現代制造業培育壯大并重,促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器件、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有力夯實重慶現代制造業的堅實底座。
蘇州工業園區
5.5%
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0.4億元,同比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9.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53.9億元,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7億元,增長3.8%;實際利用外資15.9億美元,占蘇州市超1/3;完成進出口總額3781億元,增長15.2%,占全市近30%,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253.8%。
項目建設態勢良好。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新簽約億元以上社會投資項目117個,總投資494億元,德國布魯克納亞太總部基地、羅氏診斷亞太試劑及儀器設備生產和研發基地、博世中國新數據中心等一批高質量項目簽約落地、開工開業。8個江蘇省重大項目和60個蘇州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一區兩中心”等重大平臺加快建設;創新型中小企業入庫1100家、位居全市第一;上榜中國獨角獸企業7家,占全市超30%;新增上市企業4家,占全市50%;新認定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家,占全市20%;新增上市新藥6款,占全國同期新增約20%;新增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發明專利授權、PCT申請均保持全市第一。新引進科技項目超600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新能源及綠色產業四大新興產業占比83%。從投融資來看,帶資落戶項目數同比增長11%,其中超千萬元級融資企業近50家,占帶資落戶項目約70%。
轉載:珠海高新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