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示范區“十四五”發展路線出臺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30 點擊:次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和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園區。日前,中關村示范區領導小組印發《“十四五”時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中關村示范區發展的“路線圖”,對于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有力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更好發揮對全國的示范引領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中關村示范區七方面的發展要務:一是發揮中關村科教資源優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加快構建領軍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實施中關村高精尖產業強鏈工程,完善面向全國的“揭榜掛帥”機制,搭建高精尖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加強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支持。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建立獨角獸企業行業管家制度,支持領軍企業形成戰略科技力量。
二是主動適應創新范式和科研組織形式的新變化,營造創新友好型制度環境。充分發揮中關村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作用,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在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發展、科技金融、新經濟制度、創新生態治理等方面,開展新一輪更大力度的先行先試改革,持續滾動推出先行先試政策。創建中關村科創金融試驗區,推動建設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京證券交易所。
三是進一步完善全鏈條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醫院等新建一批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加大對概念驗證、中試轉化的支持力度,圍繞主導產業打造100家左右優質創業孵化服務機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建設50家左右關鍵共性技術平臺。
四是在產業集群方面,加快構建中關村“241”高精尖產業體系。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與健康產業兩大主導產業引領發展,支持先進制造、現代交通、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等四大重點產業高端發展,持續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
五是著眼于北京高質量發展新需要,優化分園產業空間布局。加強特色產業園建設,規劃建設提升一批特色產業園,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高水平園區。
六是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包括:實施國家級和市級人才計劃,集聚培養高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實施中關村高聚工程,集聚培育高層次的產業領軍人才;出臺國際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行動計劃,吸引集聚海外優秀人才等。
七是努力打造雙向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全球創新網絡關鍵樞紐。通過建立國際合作園區、打造全球鏈接平臺、建立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樞紐,形成一批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支點。
此外,具體到醫藥領域,中關村示范區未來將發揮醫療器械工程化平臺、生物樣本庫、生物相容性評價平臺等技術平臺作用,建設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物藥、重組蛋白藥物中試生產平臺、AI創新藥孵化平臺等。力爭突破醫用設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先進材料等“卡脖子”技術難題;支持開展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基因編輯、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單細胞多組學、合成生物科技、生物育種等生命科技研究。
2025年,中關村示范區將率先建成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北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至2035年,中關村示范區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創新版圖重要一極,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