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工業園區打造發展集聚高地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17 點擊:次
武威工業園區是省政府批準的第一批省級開發區,并先后被命名為省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工業園區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近年來,園區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狠抓招商引資,強推項目建設,深耕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綠色園區、智能園區、生態園區、科技園區建設,全力創建全省領先的產業集聚區、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具有多元化產業特色的綜合型現代產業園區。
位于武威工業園區東南角的武威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是我市近年來引進實施的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之一。現在,這里每天機聲和鳴,牛奶飄香。
5月14日,記者來到武威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座現代化的高標準乳制品工廠令人眼前一亮。透過玻璃墻,記者看到在加工車間,三三兩兩的工人各守崗位,流水線上都是自動化操作,灌裝機準確無誤地把一罐罐牛奶裝進包裝盒,一盒盒牛奶被機器自動粘貼吸管,就連裝箱封口都是機器自動操作。
“園區管委會始終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主動謀劃、招大引強,實現項目帶動、產業拉動。園區引進伊利乳業投資21億元,建設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于2020年11月24日建成投產。截至今年3月,實現產值2億多元,上繳稅金近1500萬元。”武威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項目的引進,不僅填補了全市乳業加工制造的空白,且按照延鏈補鏈強鏈的思路,市委、市政府引進建設奶牛養殖、飼料生產、飼草種植、獸藥加工、包裝印刷、倉儲物流等6大類配套項目,形成“1+6+N”奶產業集群,總投資可達8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運后,年產值可達160至170億元,帶動12至14萬頭奶牛養殖和60萬畝飼草基地種植,成為全市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推手。項目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從2019年1月簽約,到2020年11月一期投產,用了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向社會展示了“武威效率”和“伊利速度”,成為助力我市乃至我省奶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如此效率和速度,離不開我市各級各部門的靠前服務和鼎力支持。就武威工業園區而言,高標準抓好基礎建設和全方位抓好服務管理,“軟硬”并重、“雙翼齊飛”更是有效吸引項目,助推項目落地落實,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集聚高地目標的制勝法寶。
近年來,武威工業園區管委會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應建盡建、適度超前”的原則,結合園區規劃和入駐企業需求,持續優化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園區累計建成道路60.3公里,供水管網88.5公里,排水管網60.3公里,工業蒸汽管網22.3公里,天然氣管道18.7公里,高低壓輸變電線路40.4公里;自建運營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轉運站各1座,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條件達到了“七通一平”;實施綠化養護、修路標線、路燈維修、環境整治等提升改造,目前安裝路燈共1320盞,道路綠化52公里,綠地面積達39.02公頃;引進億利潔能建成“三廢”無公害處理及煤耦摻燒發電項目,率先在西北地區實現污水處理廠污泥資源化利用。
同時,園區管委會積極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建立“一對一”精準對接,園區干部職工成為企業上傳下達的聯絡員、破解難題的協調員、轉型升級的指導員、生產經營的安全員、黨群工作的指導員,實現企業問題“一口進一口出”,打造全程服務、全程跟蹤、全程參與的“管家式”企業服務模式,確保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經營情況,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對企業的訴求作出反應,確保答復率100%、滿意率100%,實現企業有問題、干部有對接、部室有聯動、結果有反饋的“四有”服務效果。目前,協調落實企業各類貸款12.2億元,為企業減免稅收、降低用電成本等近1000萬元,解決公租房200多套。
近兩年來,武威工業園區成功簽約項目30個,引進伊利乳業、嘉禾佳蔬菜加工、金世泰包裝印刷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為打造工業高質量發展集聚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園區管委會將針對各類企業不同實際,制定‘一企一策’幫扶方案,加強政銀企對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零距離、保姆式的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稅收貢獻大的大項目、好項目。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提升園區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武威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