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會是產業園區的下一個機會嗎?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3-31 點擊:次
自2018年以來,農村創業創新開始成為“三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現象。這兩年農村創業創新的勢頭不斷加強。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指出:“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加強對返鄉創業的支持,拓寬農民就業渠道。”
3月2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同時發布了以多部委聯合形式的《關于依托現有各類園區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印發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的通知》,對鄉村振興以及農村示范園區工作做了布局。
年初,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后,就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及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棉花作為重要農作物,一號文對其有極強的指引作用。新疆棉產量520萬噸,占國內產量比重約87%,對新疆的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早在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相關文件要求,到2025年,重點依托現有相關園區存量資源,配套創業服務功能,在全國縣域建設1500個返鄉入鄉創業園,吸引300萬返鄉入鄉人員創業創新,帶動2000萬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返鄉入鄉創業園、基地、集聚區是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科研人員等群體返鄉入鄉創新創業、帶動就地就近就業的重要載體,是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托,是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
南京農業大學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孫文華表示,當前有些園區已趨于成熟,也有一些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工業園區正在轉型,各類園區都有其不同的發展周期,返鄉入鄉創業就是在尋找新發展機會的過程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各地的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提供了實踐機會。據相關部門的統計,2020年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累計達1010萬人,比上年增加160萬人,增長19%。同時,1900多萬返鄉留鄉人員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
我國將刮起返鄉入鄉創業潮
整合建設一批返鄉入鄉創業園。對現有開發區、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區、創業載體等各類園區整合拓展、優化布局,重點打造功能完備、環境優良的返鄉入鄉創業園,為返鄉入鄉創業企業提供相對集中的生產經營和辦公研發場地。
改造提升返鄉入鄉創業園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水、電、路、氣、暖、衛生、環保等市政公用設施,合理配建標準化廠房、孵化設施、眾創空間、培訓平臺、交通物流倉儲設施及其他必要的辦公場地、生活場所和輔助設施等。
加快培育返鄉入鄉創業產業集群。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轉移升級、資源嫁接輸入地市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式,加快培育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聯動、上下游產業全鏈條一體發展并具有區域特色的返鄉入鄉創業優勢產業集群。
當下正值“十四五”開局,返鄉入鄉創業之風始吹,穩定的資金供給至關重要。《意見》提出,通過財政撬動、金融支持和社會資本補充,為其提供全方位融資環境。鄉村振興背景下,脫貧群眾仍待“扶上馬,再送一程”。
有包括天津市濱海新區小王莊鎮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116家單位被納入到了《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2021年年底前,將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示范園創建情況進行考核,擇優認定100個示范園。
無疑,這些示范園區無疑是返鄉入鄉創業潮的重要承載地。而對于產業園區來說,鄉村振興或許是其又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