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被正式列入全省國際(地區)合作園區培育名單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3-29 點擊:次
3月24日,位于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的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順利通過現場評審,被正式列入全省國際(地區)合作園區培育名單,系四川省國際(地區)合作園區申報體系建立以來全省首個創建的國際合作園區。
區位優勢獨特 發展基礎堅實
“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這是你們獨有的特點!”這是評審專家組在對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進行實地考察之后首先得出的結論。
據悉,園區位于歐洲產業城核心區,地處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腹地,緊鄰成都國際鐵路港、四川省自貿區(青白江片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占據得天獨厚的外向型產業發展空間;交通上,滬蓉、成巴、成都二繞高速等穿境而過,更有四向國際戰略大通道通達全球各地,區域路網發達;配套設施上,先后啟動總長度37公里的25條道路、5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水電氣和污水處理廠等9項公建配套建設。
目前,區域內歐城路、港城大道等31公里18條骨干道路建成通車,自來水加壓站、鄰里中心、東山公園等7項公建配套建成投用,46萬平方米簡歐風格標準化廠房交付使用,引入四川師范大學(青白江校區)、“一帶一路”教育產業園、歐洲產業城三甲醫院等優質醫教資源,規劃歐洲風情街、星級酒店等特色場景,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一座宜居宜業宜商的產業園區已初具雛形。
產業發展外向度高 國際合作基礎好
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始終把項目招引促建作為園區建設的重要抓手,聚焦主導產業、突出重點區域、整合優勢資源,全力推進招商引資。
目前,園區已成功集聚康佳高新智造、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等總投資近880億元的重大項目64個,其中外資外貿類項目26個,投資額達90億美元,達產后將實現進出口額超300億元,對歐項目3個(英國凱格瑞、俄羅斯比圖百歌、德國恩德),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此外,園區掛牌成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產業聯盟,與中歐投資促進協會、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涉歐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亞蓉歐”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等國際化會議,推動了園區企業抱團參與國際合作交流,接待歐洲國家考察團數次,對外交流合作取得良好成效,為園區開拓歐洲新興市場,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布局,助力四川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礎。
搶抓機遇 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平臺
現場評審會上,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周萬山對園區建設寄予厚望,他表示要高度重視建設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的重要意義,將園區打造成為助推四川加速融入新格局、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特別是促進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園區。
要突出區位優勢和特點,政策疊加優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優勢,將園區打造成為對歐合作示范窗口,助推產業能級再上一個新臺階。要謀劃做好后半篇“文章”,拿到牌子、拿穩牌子、用好牌子,強化創新驅動新載體,推動開放合作新平臺,書寫高質量發展后半篇章。
“ ‘一帶一路’、 ‘長江經濟帶’、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 ‘制造強國’等多項國家戰略的實施,為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 青白江區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歐(成都)智能制造合作園區被正式列入全省國際(地區)合作園區培育名單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一方面它將引導全省高質量外資向我區集聚,推動建立全球價值鏈創新高地,形成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智能制造產業示范效應;另一方面也為我們的企業開拓歐洲新興市場,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布局,提供了對外合作的新窗口,助力四川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
下一步,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協同青白江區歐管委制定完善培育發展方案,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加快載體建設、強化對歐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成具有歐洲特色的國別合作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