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成立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29 點擊:次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并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三農”工作由此開啟新時代。昨天,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舉行揭牌儀式,宣告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成立。這也意味著平湖做實十九大精神,像抓工業一樣抓農業、像工業一樣建園區、像工業一樣抓招商引資的發展理念再次深入推進,平湖農業發展大步邁入3.0時代。
在核心區設農業經濟開發區
平湖市是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2016年度浙江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列全省第12位,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西甜瓜、水產等特色產業優勢明顯,農業工廠化生產、休閑觀光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已具雛形。去年以來,更是加強力量、整合10億元資金,傾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發展新型農業、美麗經濟、促進農旅融合構筑綠色的生態環境保障。今年初,平湖市著手籌建廣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范圍為整個廣陳鎮域,規劃總面積為55.84平方公里。為了更好地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發展,今年平湖市委、市政府在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再度布局設立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
新成立的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位于平湖市廣陳鎮境內的山塘村、泗涇村、龍萌村和港中村(部分),西倚新埭鎮,東靠新倉鎮,北與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接壤,規劃總面積27000畝(18平方公里)。農業經濟開發區包含“一心二園四區”,即管理服務中心,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園和農產品加工園,花卉生產示范區、水果生產示范區、蔬菜生產示范區、產鄉融合實驗區。整個開發區較好地體現一二三產深入融合。
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是繼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之后,平湖市設立的又一個發展平臺,是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未來,平湖市將以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為核心,輻射廣陳全域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帶動平湖全市新型農業發展,將成為平湖新型農業發展的主平臺,農業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全市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借鑒工業理念發展現代農業
平湖市副市長沈志鳳介紹,在組織體系構建上,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與廣陳鎮實行“鎮區合一”的管理體制,成立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平湖市新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行機制體現“政府搭臺、企業運作、社會參與、農民得益”的原則。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構建,體現了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的發展格局,可有效地推動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發展。
在園區建設方向上,該開發區以建設“新型農業先行區”為重要目標,突破傳統農業的思維,充分借鑒工業發展新理念,引入工業化的元素。像工業一樣建園區,完善廣陳鎮土地增減掛鉤規劃以及農業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規劃,打造專業化、特色化、精品化產業平臺;像工業一樣抓招商引資,
編制農業經濟開發區“招商地圖”,開展精準招商,完善項目準入和退出機制實現農業主體新突破。用好接軌上海“2758”獨特密碼(即平湖有27公里黃金海岸線,58公里與上海毗鄰的交界線),在園區建設、項目引進、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與滬對接,實現產業上互補、開發上聯動、發展上融合、資源上共享,開創跨省市區域農業經濟協同發展新模式。
著力打造浙江新樣板
根據平湖市布局,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還將注重推動農業與資本、科技、信息等生產要素融合,與制造、旅游、文創等多元業態融合,與基礎設施、自然生態、社會服務等人居環境融合,以產業發展激發農村活力,帶動農民致富,走一條新型農業支撐美麗鄉村、美麗風景產生美麗經濟的產鄉融合發展道路。
平湖市農經局局長邱志根表示,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成立后,將地域上跨省、產業上跨界、機制上創新,充分發揮平湖市農業產業基礎優勢、臨滬區位優勢、統籌發展優勢,以新發展理念補齊“三農”短板,著力使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成為體制機制創新實踐區、打造新型農業發展先行區、創建農旅產業融合樣板區,為平湖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新的機遇,開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平湖路徑”。
省農業廳產業處副處長程兵表示,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模式架構將為全省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提供可看、可學、可示范的經驗。省農業廳副廳長葉新才希望,作為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要堅持以農為本,堅持以一二三產產業融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為特色,成為浙江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