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丝袜-成在线人免费视频-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10-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廣東清遠高新區:蹄疾步穩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3-20 點擊:

  2018年,清遠高新區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新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產業轉型升級、園區綜合管理等方面全面發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快速提升發展。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奮勇向前、披荊斬棘,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重點圍繞創建創新型特色園區、打造粵北科技創新中心精準發力,加快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腹地,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是清遠高新區快速提升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園區新增11家省級工程中心、4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新增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新型研發機構、14家市級工程中心。這一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11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5.7%;專利申請量2538件,同比增長11%;發明專利申請量718件,同比增長18%;專利授權量1527件,同比增長88%,發明專利授權94件,同比增長109%。這一年,園區共兌付科技創新資金2961萬元,受惠企業300多家……
  
  “蹄疾步穩”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新體系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創新能力建設,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清遠高新區充分發揮科技平臺和專業機構的承載作用,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加強對天安智谷、華南863科技創新園等科技平臺的專業化運作指導,形成規范高效的管理服務體系,抓好入園項目的引進和服務,推動一批高質量的新產業、新業態初創型項目進駐科技園和孵化器。
  
  截至目前,天安智谷產業園、華南863科技創新園兩個科技園區入園項目超過400個;定位為國家火炬清遠高性能結構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的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已投入運營;與此同時,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成為繼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之后清遠市第二家新型研發機構。
  
  同時,清遠高新區加強對接高校科技創新資源,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清遠高新區與中山大學已合作共建中山大學清遠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廣東省第六批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手性藥物工程實驗室落地該中心),與華南師范大學合作共建華南師范大學(清遠)科技創新研究院,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此外,清遠高新區不斷完善政策扶持體系,營造了宜創業、促發展的服務環境。近年來,清遠高新區先后制定《清遠高新區推動科技創新十六項措施》《清遠高新區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清遠高新區促進產業發展十項措施》等文件,出臺《清遠高新區人才創業項目評審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投入,增強政策支持引導作用。2015-2018年,共兌付科技資金8166.63萬元,受惠企業500多家(次)。2018年,清遠高新區設立廣東粵科清遠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清遠高新區華科創投基金、清遠高新區天安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達14.55億元。此外,不斷創新園區政務服務體制。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清遠高新區設立建設局和代建項目管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并成立粵東西北地區首個行政審批局——清遠高新區、清城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下一步,清遠高新區將持續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保實現爭先進位目標。推進與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推動“軍民融合知識產權轉化中心”建設,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與科技成果等在園區落地和轉化;推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實體化運作;加快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建設及清遠知識產權對接轉化中心建設,力爭2019年實現專利申請量達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00件,專利授權量1000件。
  
  同時,清遠高新區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研發機構建設,爭取2019年實現高新技術企業90家以上,新增省級工程中心9家、市級工程中心6家,確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達到41%以上。推動孵化器專業運作,力爭把天安智谷打造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健全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建設高端人才管理系統,推動醫療、教育服務向高端人才延伸。對照國家高新區評價體系,找短板、強弱項,抓好基礎性工作,加強與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對接溝通,加快推進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力爭2019年提前實現進入國家高新區百強目標。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用創新精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園區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清遠高新區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新精神,突出招大引強,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和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開展產業招商成效顯著。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天安智谷、豪美新材鋁合金新材、際華園等3個省級重點項目2018年完成投資6.7億元,1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6億元;成功引進夢享谷、忠華棉紗交易總部、騰訊華南云計算機基地、高精度光纖無源器件、商用物聯智能設備研發制造與云端軟件研發等30個項目,合同總投資金額達280億元。
  
  近年來,清遠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日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產業為主導,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5+1”產業格局。
  
  作為廣東最具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清遠高新區集聚先導稀材、豪美鋁業、金發科技、聚石化學等一批年產值2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還涌現出埃力生氣凝膠、天高超聲波霧化焊錫材料、邦太新材料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材料產業中小型科技企業。
  
  同時,利用毗鄰廣佛兩市四大汽車生產基地“100公里黃金圈”的區位優勢,清遠高新區積極發展以汽車關鍵零部件為特色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引進了愛機汽配、富誠汽配、全盛汽配等一批汽配行業領先企業,形成系統化、模塊化、全鏈條的汽車整車配套產業體系。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統籌謀劃招商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修訂完善清遠高新區產業規劃、發展規劃、園區規劃;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產業融入為抓手,積極參與產業大布局,加快推動“入珠融灣”進程和“廣清一體化”步伐。強化對重點區域的重大項目招商,投資主體重點選擇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及高新技術企業,力爭全年引進項目60個以上,總額突破100億元。繼續做大做強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力爭在新能源產業引進方面實現新突破。建立重點項目聯系督導機制,加強項目履約監管和督查督辦,全力推動5個省級重點項目、15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動工建設,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筑巢引鳳棲 花開蝶自來” 人才“洼地”效應漸顯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營造人才發展環境,落實人才發展政策,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目前我們研究院的博士和碩士加起來比總公司——廣東佳納能源還要多。”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院長湯依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總部而言,佳致新材料研究院在清遠高新區成立之后,招攬人才更容易了。
  
  據了解,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是廣東省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由廣東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資,聯合中南大學共建,現有專職科研人員25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10人、高級職稱5人;另有外聘專家團隊10人。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清遠高新區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首要位置,積極推動園區企業與北京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深度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先后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央“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17人;引進新特材料創新團隊、醇基燃料高效燃燒技術研發團隊等多個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推動園區內多個項目入選廣東省、清遠市人才扶持項目,共獲得廣東省、清遠市人才扶持資金1674萬元。
  
  “引來金鳳凰”后,如何讓他們振翅高飛?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以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抓手,努力加快形成設施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服務一流的科技企業和人才服務孵化體系,打造具有高新區特色的科技孵化發展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加強招才引智力度,以項目帶動和招商引資為依托,堅持產業聚才、項目引才等多種措施,適時在外舉辦人才專場推介會,同時,發揮好廣東省海外人才工作站招才引智平臺優勢,進一步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采取兼職、短期服務、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引進人才。
  
  此外,清遠高新區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對高層次人才提供“兩個清單”“四個幫辦”服務(即服務清單、政策清單;引進落戶、創辦企業、人才政策兌現、社保醫療教育等服務),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切實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業留人、用優厚的待遇留人”,努力把清遠高新區打造成為高層次人才流入的“洼地”。
  
  “更高、更快、更強” 務實舉措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園區綜合管理,堅持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強合作推進園區能級提升,園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創新創業活力迸發。
  
  近3年來,清遠高新區建設總投資約31億元。大力支持廣清產業園開發建設工作,向石角鎮政府支付廣清園用地報批費用共約18億元。同時,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近3年,完成新建市政道路10條、道路黑底化5條、土地平整840畝、道路平交口改造3處、高壓線下地5處、道路兩旁立面改造1處、大排坑景觀改造和“雨污分流”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園區形象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配套。此外,完善和規范園區管理。在深入園區及發達地區調研學習,反復論證磋商的基礎上,起草了《清遠市工業地產預售、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并加快推進該辦法出臺實施。完善園區綜合管理實施方案工作,全面加強對轄內園區的規范管理和綜合治理。此外,清遠高新區還完善園區教育、交通、休閑等配套。特別是教育方面,一方面,推進合作辦學,加強優質名校的引進,比如,推動引進華師的附屬小學和幼兒園;另一方面,每年安排至少5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龍塘、橫荷、銀盞片區的中小學,解決企業人才子女就讀學位不足、學位短缺的問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和形象功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園區綜合服務管理,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抓好軟硬環境建設,努力打造科技、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科技社區。深化“小政府大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創新園區綜合管理和治理模式,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探索構筑適合多層次創新創業人群交流、交往的“產業+科技+生活”園區新空間。
  
  在園區基礎設施和形象提升方面,清遠高新區加快門戶公共藝術等12個園區形象功能提升工程、科技園(百嘉)彩霞路等22個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積極協調清遠市相關部門爭取支持,完善園區管理機構,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在園區形象和功能完善方面躍上新臺階。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新的一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奮勇向前、披荊斬棘,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重點圍繞創建創新型特色園區、打造粵北科技創新中心精準發力,闖出一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廣東清遠高新區:蹄疾步穩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19-03-20 來源:未知 點擊:

  2018年,清遠高新區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新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產業轉型升級、園區綜合管理等方面全面發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快速提升發展。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奮勇向前、披荊斬棘,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重點圍繞創建創新型特色園區、打造粵北科技創新中心精準發力,加快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腹地,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是清遠高新區快速提升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園區新增11家省級工程中心、4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新增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新型研發機構、14家市級工程中心。這一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11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億元,增長5.7%;專利申請量2538件,同比增長11%;發明專利申請量718件,同比增長18%;專利授權量1527件,同比增長88%,發明專利授權94件,同比增長109%。這一年,園區共兌付科技創新資金2961萬元,受惠企業300多家……
  
  “蹄疾步穩”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新體系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創新能力建設,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清遠高新區充分發揮科技平臺和專業機構的承載作用,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點加強對天安智谷、華南863科技創新園等科技平臺的專業化運作指導,形成規范高效的管理服務體系,抓好入園項目的引進和服務,推動一批高質量的新產業、新業態初創型項目進駐科技園和孵化器。
  
  截至目前,天安智谷產業園、華南863科技創新園兩個科技園區入園項目超過400個;定位為國家火炬清遠高性能結構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的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已投入運營;與此同時,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成為繼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之后清遠市第二家新型研發機構。
  
  同時,清遠高新區加強對接高校科技創新資源,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清遠高新區與中山大學已合作共建中山大學清遠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廣東省第六批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手性藥物工程實驗室落地該中心),與華南師范大學合作共建華南師范大學(清遠)科技創新研究院,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此外,清遠高新區不斷完善政策扶持體系,營造了宜創業、促發展的服務環境。近年來,清遠高新區先后制定《清遠高新區推動科技創新十六項措施》《清遠高新區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清遠高新區促進產業發展十項措施》等文件,出臺《清遠高新區人才創業項目評審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投入,增強政策支持引導作用。2015-2018年,共兌付科技資金8166.63萬元,受惠企業500多家(次)。2018年,清遠高新區設立廣東粵科清遠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清遠高新區華科創投基金、清遠高新區天安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達14.55億元。此外,不斷創新園區政務服務體制。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清遠高新區設立建設局和代建項目管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并成立粵東西北地區首個行政審批局——清遠高新區、清城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下一步,清遠高新區將持續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保實現爭先進位目標。推進與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推動“軍民融合知識產權轉化中心”建設,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與科技成果等在園區落地和轉化;推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實體化運作;加快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建設及清遠知識產權對接轉化中心建設,力爭2019年實現專利申請量達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00件,專利授權量1000件。
  
  同時,清遠高新區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研發機構建設,爭取2019年實現高新技術企業90家以上,新增省級工程中心9家、市級工程中心6家,確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達到41%以上。推動孵化器專業運作,力爭把天安智谷打造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健全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建設高端人才管理系統,推動醫療、教育服務向高端人才延伸。對照國家高新區評價體系,找短板、強弱項,抓好基礎性工作,加強與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對接溝通,加快推進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力爭2019年提前實現進入國家高新區百強目標。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用創新精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園區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清遠高新區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新精神,突出招大引強,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和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開展產業招商成效顯著。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天安智谷、豪美新材鋁合金新材、際華園等3個省級重點項目2018年完成投資6.7億元,1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6億元;成功引進夢享谷、忠華棉紗交易總部、騰訊華南云計算機基地、高精度光纖無源器件、商用物聯智能設備研發制造與云端軟件研發等30個項目,合同總投資金額達280億元。
  
  近年來,清遠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日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產業為主導,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5+1”產業格局。
  
  作為廣東最具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清遠高新區集聚先導稀材、豪美鋁業、金發科技、聚石化學等一批年產值2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還涌現出埃力生氣凝膠、天高超聲波霧化焊錫材料、邦太新材料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材料產業中小型科技企業。
  
  同時,利用毗鄰廣佛兩市四大汽車生產基地“100公里黃金圈”的區位優勢,清遠高新區積極發展以汽車關鍵零部件為特色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引進了愛機汽配、富誠汽配、全盛汽配等一批汽配行業領先企業,形成系統化、模塊化、全鏈條的汽車整車配套產業體系。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統籌謀劃招商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修訂完善清遠高新區產業規劃、發展規劃、園區規劃;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產業融入為抓手,積極參與產業大布局,加快推動“入珠融灣”進程和“廣清一體化”步伐。強化對重點區域的重大項目招商,投資主體重點選擇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及高新技術企業,力爭全年引進項目60個以上,總額突破100億元。繼續做大做強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力爭在新能源產業引進方面實現新突破。建立重點項目聯系督導機制,加強項目履約監管和督查督辦,全力推動5個省級重點項目、15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動工建設,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筑巢引鳳棲 花開蝶自來” 人才“洼地”效應漸顯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營造人才發展環境,落實人才發展政策,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目前我們研究院的博士和碩士加起來比總公司——廣東佳納能源還要多。”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院長湯依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總部而言,佳致新材料研究院在清遠高新區成立之后,招攬人才更容易了。
  
  據了解,清遠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是廣東省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由廣東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資,聯合中南大學共建,現有專職科研人員25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10人、高級職稱5人;另有外聘專家團隊10人。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清遠高新區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首要位置,積極推動園區企業與北京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深度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先后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央“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17人;引進新特材料創新團隊、醇基燃料高效燃燒技術研發團隊等多個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推動園區內多個項目入選廣東省、清遠市人才扶持項目,共獲得廣東省、清遠市人才扶持資金1674萬元。
  
  “引來金鳳凰”后,如何讓他們振翅高飛?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以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抓手,努力加快形成設施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服務一流的科技企業和人才服務孵化體系,打造具有高新區特色的科技孵化發展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加強招才引智力度,以項目帶動和招商引資為依托,堅持產業聚才、項目引才等多種措施,適時在外舉辦人才專場推介會,同時,發揮好廣東省海外人才工作站招才引智平臺優勢,進一步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采取兼職、短期服務、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引進人才。
  
  此外,清遠高新區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對高層次人才提供“兩個清單”“四個幫辦”服務(即服務清單、政策清單;引進落戶、創辦企業、人才政策兌現、社保醫療教育等服務),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切實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業留人、用優厚的待遇留人”,努力把清遠高新區打造成為高層次人才流入的“洼地”。
  
  “更高、更快、更強” 務實舉措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18年,清遠高新區更加注重園區綜合管理,堅持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強合作推進園區能級提升,園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創新創業活力迸發。
  
  近3年來,清遠高新區建設總投資約31億元。大力支持廣清產業園開發建設工作,向石角鎮政府支付廣清園用地報批費用共約18億元。同時,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近3年,完成新建市政道路10條、道路黑底化5條、土地平整840畝、道路平交口改造3處、高壓線下地5處、道路兩旁立面改造1處、大排坑景觀改造和“雨污分流”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園區形象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配套。此外,完善和規范園區管理。在深入園區及發達地區調研學習,反復論證磋商的基礎上,起草了《清遠市工業地產預售、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并加快推進該辦法出臺實施。完善園區綜合管理實施方案工作,全面加強對轄內園區的規范管理和綜合治理。此外,清遠高新區還完善園區教育、交通、休閑等配套。特別是教育方面,一方面,推進合作辦學,加強優質名校的引進,比如,推動引進華師的附屬小學和幼兒園;另一方面,每年安排至少5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龍塘、橫荷、銀盞片區的中小學,解決企業人才子女就讀學位不足、學位短缺的問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和形象功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園區綜合服務管理,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抓好軟硬環境建設,努力打造科技、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科技社區。深化“小政府大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創新園區綜合管理和治理模式,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探索構筑適合多層次創新創業人群交流、交往的“產業+科技+生活”園區新空間。
  
  在園區基礎設施和形象提升方面,清遠高新區加快門戶公共藝術等12個園區形象功能提升工程、科技園(百嘉)彩霞路等22個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積極協調清遠市相關部門爭取支持,完善園區管理機構,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在園區形象和功能完善方面躍上新臺階。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新的一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2019年,清遠高新區將繼續奮勇向前、披荊斬棘,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重點圍繞創建創新型特色園區、打造粵北科技創新中心精準發力,闖出一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专区|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欧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日本丰满熟妇hd| 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 欧美顶级少妇作爱| 深夜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 久久久久有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小说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色妞精品天堂|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破除|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亚洲无?码A片在线观看| 乱子伦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第二| 麻豆成人传媒一区二区| 综合图区亚洲另类偷窥|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软件| 久久国产精品萌白酱免费| 国产97超碰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成av人片无码不卡播放器|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