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1-18 點擊:次
瞄準高新,持續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火炬高新區,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又是亮點紛呈: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5位,進入國家高新區15強;招商體制改革獲省政府主要領導點贊,其運營管理機制在全省推廣。
火炬高新區這些成績的取得蘊藏著哪些高質量發展的“秘密”?創新驅動是關鍵詞。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堅持把創新驅動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為統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以“雙千億”工作為抓手,念好“高”“質”“量”三字經。
創新之勢越聚越強
產業規模和質量雙提升
記者從火炬高新區2019年工作會議上獲悉,作為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主力軍,高新區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29億元,增長12.5%,高于全市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594億元,增長9.3%;新增瞪羚企業35家,總數達60家,位列全國第8位,比上年躍升3位;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0家,占全市凈增數57.7%;高新技術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2.5%,高于全市10個百分點;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千億產業鏈達到2條。
隨著創新要素、創新之勢的不斷聚集聚合,火炬高新區產業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園區平板顯示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平板顯示產業在工信部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細分評價中排名第一;高新區被評為全國十大集成電路優秀產業園;軟件園連續兩年綜合評價排名全國第七,成長性指標全國第一。
高新區以高質量成就大規模,跨越、趕超的步伐鏗鏘而堅定。去年高新區實際利用外資24.82億元,全市第一;累計引進新項目614個,促成增資項目229個;新增企業1752家,增長48.2%,企業總數達6565家。
雙創生態持續優化
創新活力充分迸發
過去的一年,火炬高新區創新創業值得點贊。獲批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獲國家財政部資金支持。新增美亞柏科、乾照光電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天馬微電子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個專利獲評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共7家。
與此同時,高新區創業載體不斷升級,3家單位獲評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優秀(A類),新增市級專業科技企業孵化器4個,占全市57%,新增4個省級眾創空間;3家國家級孵化器新增入孵企業230家。
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火炬高新區引才育才碩果累累:創業中心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新引進和培育國家省市各類高層次人才407人(次),居全市第一。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區還將觸角延伸至境外學生,搭建境外學生來廈實習通道,完成首批火炬臺灣實習生計劃,增容人才儲備的蓄水池。
設立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加大“火炬創新券”扶持度和覆蓋范圍、在以色列設立中以合作項目(廈門)孵化中心……一個個實打實的舉措和項目,是火炬高新區雙創生態日益完善的寫照。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創新驅動,堅持提升服務水平,使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創新活力充分迸發。
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高新區將加快打造現代化、國際化高新園區,圍繞“強鏈群、強創新、強配套、強服務、強黨建”,工業總產值爭取突破3000億元大關,新增1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20家瞪羚企業,確保在全市高新產業發展中起帶動引領作用,勇當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