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丝袜-成在线人免费视频-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10-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10 點擊: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6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了弘揚艱苦奮斗、推進改革、創新引領的高新區精神,總結宣傳30年來各地涌現的高新區建設發展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國高新區事業更上一個臺階。開設“高新區發展30年”專欄,將分期刊載各個國家高新區的工作經驗,今天推出第三十期——《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在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山東省被列為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濟南是核心區,濟南高新區則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濟南高新區更是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濟南高新區,擁有活力與拼勁,但也要面對邁入成熟的考驗與挑戰。對此,濟南高新區加快探索“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努力在濟南市“大強美富通”省會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構筑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前沿高地,在全國高新區中樹立榜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全面落實深化“證照分離”“一次辦成”“零跑腿”等改革,在濟南市率先實現“拿地即開工”,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三證齊發”。

 

在創新創業方面,濟南高新區的平臺載體建設,高端人才引進,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一大批新項目的簽約,使園區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加快。

 

 一把火炬蔓延整個齊魯大地 

 

1988年,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

 

幾乎在同一時間,濟南市政府也建立了濟南市新技術產業試驗區。從此以后,這里也種下了“火炬”的種子,讓“星星之火”開始在齊魯大地上蔓延。

 

1991年3月6日,濟南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批準時更名為濟南市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高新區。

 

2016年,濟南高新區經國務院批準躋身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列。

 

這個與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同時代的產物在近30年開發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完成GDP總量518.4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千億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上市掛牌企業總數達111家。其中IPO上市企業2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88家。“新三板”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和數額均居全國高新區前列。

 

目前,濟南高新區形成了“一區兩谷兩城”的空間發展格局。“一區”即臨空經濟區;“兩谷”即齊魯創新谷、齊魯智慧谷;“兩城”即智能裝備城、生命科學城。

 

近年來,為支持濟南高新區快速發展,濟南市將3250項行政權力下放,“以放為原則,不放為特例”,濟南市48個部門刻制了本單位2號印章交付濟南高新區使用,真正賦予了濟南高新區市級權限。

 

行政權力下放后,濟南高新區進行了體制機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大部制”管理各部門,并面向全球進行招聘,打破了“大鍋粥”、破除了“鐵飯碗”,形成了“干部能進能出、人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實現了編內編外一個樣、競爭擇優的人事管理制度。

 

同時,配合大部制改革,濟南高新區根據整合后的機構和職責,重新設置崗位、核定員額。改革干部管理方式,實行全員聘用管理、全員績效考核、全員績效薪酬。引入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辦法,收入與業績緊密掛鉤,能高能低,且績效薪酬占比逐年加大。

 

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了濟南高新區人的工作激情,也為未來的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通過“三步走戰略”,打造世界級賦能生態。

 

到2020年,集聚雙創資源,引育科技企業,打造生態化城市發展新名片,“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形成雛形。人才、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高度匯聚,躋身全國10強、成為全國一流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5%,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00家,千億級產業集群2個,瞪羚企業超過100家,獨角獸企業零突破。

 

到2025年,創新創業、自然、社會、政務和政治生態基本建成,全面釋放生態效應,五大生態基本建成,成為全國高新區生態化發展標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5%,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瞪羚企業200家,獨角獸企業3家。

 

到2035年,構建形成世界級創新創業生態,社會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達到新高度,“生態賦能”型模式成為國內典范,成功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精心謀劃產業布局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濟南高新區形成以浪潮、神思、魯能智能和以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為代表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中國重汽、費斯托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以齊魯制藥、福瑞達醫藥等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同時,啟動了濟南量子谷,著力發展量子通信產業,計劃到2030年形成千億級的規模。

 

為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濟南高新區從最初批復的15.9平方公里起家,歷經多次擴區,發展到現在的318平方公里,形成“一區兩城兩谷”空間格局。中心區、綜合保稅區、高新東區、高新北區、創新谷五大片區相互依托,互有聯系,共同構建了臨空經濟區、智能裝備城、生命科學城、齊魯智慧谷、齊魯創新谷的“一區兩城兩谷”產業布局。

 

智能裝備城是濟南市四個中心建設主戰場之一,也是濟南市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重要承接載體,園區總面積為41平方公里。目前這里擁有以山東臨工、中國重汽、吉利汽車等為主的交通裝備產業集群;以浪潮、積成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產業集群;以魯能智造、易恒技術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以中車風電、大陸機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華光光電、京金控股等為代表的激光產業集群。

 

下一步,智能裝備城將重點培育大數據、云服務等為代表的數據與智能系統產業;以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化設備等為代表的試驗與生產系統產業;以研發類和信息類為代表的工業軟件系統產業;以智能儀表、工業監測設備等為代表的工業物聯網系統產業;以未來汽車、無人機、智慧軌道交通裝備為代表的智能物流系統產業。

 

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把經濟增長更多建立在內生技術的進步上,是全球頂尖高新技術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智能裝備城的布局體現了濟南高新區的深謀遠慮。

 

如何推動這一趨勢變為現實?濟南高新區的方法是政策加碼。在投資扶持方面有《促投資穩增長二十條》;在鼓勵出口方面有《促外貿穩增長二十條》;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濟南“5150”引才倍增計劃、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高新區“海右人才”計劃、聚人才穩增長二十條等;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相關政策,同時還設立了政府引導基金、智能制造產業專項基金,共建了公共研發測試平臺等。

 

傳統產業的發展會隨著空間的不足遭遇瓶頸,濟南高新區利用園區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重塑傳統產業,加快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享中心,“小鐵人”財務智能機器人開始代替財務人員完成既定業務處理,不僅準確無誤,而且速度提供了十幾倍。

 

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研制的SView三維輕量化瀏覽器可以在短時間打開擁有8萬個零部件的12G火箭整箭數模,并可達到15幀以上瀏覽。同時,基于SView的可視化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在數字化工廠、三維協同設計、電商平臺、工業VR、三維電子手冊、珠寶設計等領域。

 

這種通過互聯網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甚至改造傳統產業的故事每天都在濟南高新區發生,描繪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圖景。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加快創新步伐  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

 

濟南高新區著力構建了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從規劃建設的源頭入手,做到產業融合、產城融合,推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營造適宜生產生活的大環境。

 

目前,濟南高新區擁有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齊魯軟件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綜合保稅區、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國家級專業園區;擁有全國軟件出口創新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游戲動漫產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等一批國家級金字招牌。

 

日前,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E級原型機完成研制部署,正式落成啟用,其整體研制指標國際領先。除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外,濟南高新區還建設了浪潮高性能計算中心、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省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公共技術平臺等技術支撐平臺,在高效能服務器、大數據開發應用、量子通信技術等領域,具備了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成果,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一流。

 

同時,濟南高新區集聚了各類人才17.3萬人。其中,院士21人(含院士工作站在站院士),國家萬人計劃專家8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專家9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人;山東省泰山學者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專家103人。

 

此外,為確立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化泉城的戰略目標。濟南高新區開始圍繞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發揮省會綜合優勢,圍繞大數據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千億產業部署創新鏈,通過引進培育研發團隊、研發機構和企業研發總部,發展研發型經濟新業態,集聚創新要素,打造創新生態,催生新技術,培植新產業,育成新動能,謀劃并實施省會研發中心建設。

 

濟南高新區的目標是把省會研發中心建設成為七路并進的形態,即以鏈接國內外高校、瞄準創新源頭的高校系,以引進培育科研院所、打通創新鏈條的院所系,以集聚企業研發總部、壯大創新主體的企業系,以打造行業研發中心、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行業系,以共建地區研發總部、強化輻射帶動的區域系,以引進海外創新資源、拓展創新空間的海外系,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實現雙向轉移轉化的軍民系。

 

眾多創新載體、人才讓濟南高新區在構建優良的營商環境、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方面拔得頭籌,也讓園區的吸引力不斷放大,像個磁場一樣吸引著各類型企業。

 

今年上半年園區新增市場主體5800戶,增速居濟南市第一位。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直接得益于改革紅利。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在山東省率先研制開通5臺商事登記自助服務終端設備,提供24小時自助申報、查詢和打印營業執照服務。

 

同時,濟南高新區行政服務與審批管理局以“一件事情”為鏈條,設置“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審批和社會事務”四大板塊綜合受理窗口,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多頭受理”變為“一窗受理”,推行“一份服務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智慧政務標準化服務模式。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濟南高新區充分發揮大部制改革優勢,進一步壓縮審批事項,通過“流程再造、分類審批、提前介入、聯審聯辦”等措施,在濟南市率先實現重點工業項目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三證齊發”和“拿地即開工”試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管理局共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14項,辦理規劃、施工許可102件,審批項目總建筑面積210萬平方米;打造區級第一個“一站式”不動產服務大廳,將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通過稅證聯辦、延時服務、EMS領證等方式,發放不動產證2.1萬余件。

 

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還全面簡化審批環節和流程,實行容缺受理機制,做到新開辦企業“一次辦成”并當場取照。同時,園區還深化全程電子化登記,推行“互聯網+手機APP”辦照,頒發濟南市第一張“微信辦理”營業執照。

 

總而言之,怎么方便企業,就怎么來;怎么讓企業滿意,就怎么做。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在重點落實“一次辦成”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將繼續深化商事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服務大使”和“千企大走訪”活動,切實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2018-10-10 來源:未知 點擊: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6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了弘揚艱苦奮斗、推進改革、創新引領的高新區精神,總結宣傳30年來各地涌現的高新區建設發展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國高新區事業更上一個臺階。開設“高新區發展30年”專欄,將分期刊載各個國家高新區的工作經驗,今天推出第三十期——《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在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山東省被列為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濟南是核心區,濟南高新區則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濟南高新區更是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濟南高新區,擁有活力與拼勁,但也要面對邁入成熟的考驗與挑戰。對此,濟南高新區加快探索“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努力在濟南市“大強美富通”省會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構筑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前沿高地,在全國高新區中樹立榜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全面落實深化“證照分離”“一次辦成”“零跑腿”等改革,在濟南市率先實現“拿地即開工”,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三證齊發”。

 

在創新創業方面,濟南高新區的平臺載體建設,高端人才引進,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一大批新項目的簽約,使園區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加快。

 

 一把火炬蔓延整個齊魯大地 

 

1988年,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

 

幾乎在同一時間,濟南市政府也建立了濟南市新技術產業試驗區。從此以后,這里也種下了“火炬”的種子,讓“星星之火”開始在齊魯大地上蔓延。

 

1991年3月6日,濟南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批準時更名為濟南市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高新區。

 

2016年,濟南高新區經國務院批準躋身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列。

 

這個與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同時代的產物在近30年開發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完成GDP總量518.4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千億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上市掛牌企業總數達111家。其中IPO上市企業2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88家。“新三板”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和數額均居全國高新區前列。

 

目前,濟南高新區形成了“一區兩谷兩城”的空間發展格局。“一區”即臨空經濟區;“兩谷”即齊魯創新谷、齊魯智慧谷;“兩城”即智能裝備城、生命科學城。

 

近年來,為支持濟南高新區快速發展,濟南市將3250項行政權力下放,“以放為原則,不放為特例”,濟南市48個部門刻制了本單位2號印章交付濟南高新區使用,真正賦予了濟南高新區市級權限。

 

行政權力下放后,濟南高新區進行了體制機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大部制”管理各部門,并面向全球進行招聘,打破了“大鍋粥”、破除了“鐵飯碗”,形成了“干部能進能出、人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實現了編內編外一個樣、競爭擇優的人事管理制度。

 

同時,配合大部制改革,濟南高新區根據整合后的機構和職責,重新設置崗位、核定員額。改革干部管理方式,實行全員聘用管理、全員績效考核、全員績效薪酬。引入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辦法,收入與業績緊密掛鉤,能高能低,且績效薪酬占比逐年加大。

 

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了濟南高新區人的工作激情,也為未來的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通過“三步走戰略”,打造世界級賦能生態。

 

到2020年,集聚雙創資源,引育科技企業,打造生態化城市發展新名片,“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形成雛形。人才、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高度匯聚,躋身全國10強、成為全國一流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5%,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00家,千億級產業集群2個,瞪羚企業超過100家,獨角獸企業零突破。

 

到2025年,創新創業、自然、社會、政務和政治生態基本建成,全面釋放生態效應,五大生態基本建成,成為全國高新區生態化發展標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5%,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瞪羚企業200家,獨角獸企業3家。

 

到2035年,構建形成世界級創新創業生態,社會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達到新高度,“生態賦能”型模式成為國內典范,成功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精心謀劃產業布局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濟南高新區形成以浪潮、神思、魯能智能和以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為代表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中國重汽、費斯托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以齊魯制藥、福瑞達醫藥等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同時,啟動了濟南量子谷,著力發展量子通信產業,計劃到2030年形成千億級的規模。

 

為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濟南高新區從最初批復的15.9平方公里起家,歷經多次擴區,發展到現在的318平方公里,形成“一區兩城兩谷”空間格局。中心區、綜合保稅區、高新東區、高新北區、創新谷五大片區相互依托,互有聯系,共同構建了臨空經濟區、智能裝備城、生命科學城、齊魯智慧谷、齊魯創新谷的“一區兩城兩谷”產業布局。

 

智能裝備城是濟南市四個中心建設主戰場之一,也是濟南市智能裝備產業發展重要承接載體,園區總面積為41平方公里。目前這里擁有以山東臨工、中國重汽、吉利汽車等為主的交通裝備產業集群;以浪潮、積成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產業集群;以魯能智造、易恒技術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以中車風電、大陸機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華光光電、京金控股等為代表的激光產業集群。

 

下一步,智能裝備城將重點培育大數據、云服務等為代表的數據與智能系統產業;以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化設備等為代表的試驗與生產系統產業;以研發類和信息類為代表的工業軟件系統產業;以智能儀表、工業監測設備等為代表的工業物聯網系統產業;以未來汽車、無人機、智慧軌道交通裝備為代表的智能物流系統產業。

 

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把經濟增長更多建立在內生技術的進步上,是全球頂尖高新技術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智能裝備城的布局體現了濟南高新區的深謀遠慮。

 

如何推動這一趨勢變為現實?濟南高新區的方法是政策加碼。在投資扶持方面有《促投資穩增長二十條》;在鼓勵出口方面有《促外貿穩增長二十條》;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濟南“5150”引才倍增計劃、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高新區“海右人才”計劃、聚人才穩增長二十條等;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相關政策,同時還設立了政府引導基金、智能制造產業專項基金,共建了公共研發測試平臺等。

 

傳統產業的發展會隨著空間的不足遭遇瓶頸,濟南高新區利用園區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重塑傳統產業,加快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享中心,“小鐵人”財務智能機器人開始代替財務人員完成既定業務處理,不僅準確無誤,而且速度提供了十幾倍。

 

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研制的SView三維輕量化瀏覽器可以在短時間打開擁有8萬個零部件的12G火箭整箭數模,并可達到15幀以上瀏覽。同時,基于SView的可視化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在數字化工廠、三維協同設計、電商平臺、工業VR、三維電子手冊、珠寶設計等領域。

 

這種通過互聯網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甚至改造傳統產業的故事每天都在濟南高新區發生,描繪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圖景。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加快創新步伐  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

 

濟南高新區著力構建了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從規劃建設的源頭入手,做到產業融合、產城融合,推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營造適宜生產生活的大環境。

 

目前,濟南高新區擁有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齊魯軟件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綜合保稅區、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國家級專業園區;擁有全國軟件出口創新基地、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游戲動漫產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等一批國家級金字招牌。

 

日前,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E級原型機完成研制部署,正式落成啟用,其整體研制指標國際領先。除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外,濟南高新區還建設了浪潮高性能計算中心、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省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公共技術平臺等技術支撐平臺,在高效能服務器、大數據開發應用、量子通信技術等領域,具備了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成果,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一流。

 

同時,濟南高新區集聚了各類人才17.3萬人。其中,院士21人(含院士工作站在站院士),國家萬人計劃專家8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專家9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人;山東省泰山學者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專家103人。

 

此外,為確立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化泉城的戰略目標。濟南高新區開始圍繞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發揮省會綜合優勢,圍繞大數據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千億產業部署創新鏈,通過引進培育研發團隊、研發機構和企業研發總部,發展研發型經濟新業態,集聚創新要素,打造創新生態,催生新技術,培植新產業,育成新動能,謀劃并實施省會研發中心建設。

 

濟南高新區的目標是把省會研發中心建設成為七路并進的形態,即以鏈接國內外高校、瞄準創新源頭的高校系,以引進培育科研院所、打通創新鏈條的院所系,以集聚企業研發總部、壯大創新主體的企業系,以打造行業研發中心、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行業系,以共建地區研發總部、強化輻射帶動的區域系,以引進海外創新資源、拓展創新空間的海外系,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實現雙向轉移轉化的軍民系。

 

眾多創新載體、人才讓濟南高新區在構建優良的營商環境、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方面拔得頭籌,也讓園區的吸引力不斷放大,像個磁場一樣吸引著各類型企業。

 

今年上半年園區新增市場主體5800戶,增速居濟南市第一位。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直接得益于改革紅利。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在山東省率先研制開通5臺商事登記自助服務終端設備,提供24小時自助申報、查詢和打印營業執照服務。

 

同時,濟南高新區行政服務與審批管理局以“一件事情”為鏈條,設置“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審批和社會事務”四大板塊綜合受理窗口,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多頭受理”變為“一窗受理”,推行“一份服務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智慧政務標準化服務模式。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濟南高新區充分發揮大部制改革優勢,進一步壓縮審批事項,通過“流程再造、分類審批、提前介入、聯審聯辦”等措施,在濟南市率先實現重點工業項目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三證齊發”和“拿地即開工”試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管理局共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14項,辦理規劃、施工許可102件,審批項目總建筑面積210萬平方米;打造區級第一個“一站式”不動產服務大廳,將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通過稅證聯辦、延時服務、EMS領證等方式,發放不動產證2.1萬余件。

 

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還全面簡化審批環節和流程,實行容缺受理機制,做到新開辦企業“一次辦成”并當場取照。同時,園區還深化全程電子化登記,推行“互聯網+手機APP”辦照,頒發濟南市第一張“微信辦理”營業執照。

 

總而言之,怎么方便企業,就怎么來;怎么讓企業滿意,就怎么做。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在重點落實“一次辦成”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將繼續深化商事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服務大使”和“千企大走訪”活動,切實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濟南高新區: 推進生態賦能發展 打造一流園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狼人视频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妻人人人澡人人爽| 午夜少妇性影院私人影院在线| 水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5060国产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精品aⅴ在线观看|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好男人社区神马在线观看www| 在线观看的网站|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四虎90后|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国产精品久久综合免费| 欧美另类 自拍 亚洲 图区|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十八禁午夜私人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最快av网站| 亚洲hdmi高清线|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9久9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男女性杂交内射妇女bbwxz|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