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區:打造中部創新創業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22 點擊:次
南昌高新區既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也是一個宜業宜居的生態科技新城。
鱗次櫛比的現代商業街區、集中連片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快捷高效的數字化城市管理體系、美輪美奐的瑤湖郊野公園、友愛互助的社區鄰里關系……工業文明、城市文明、生態文明在這里實現了完美融合。南昌高新區立足產城融合,加快建設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帶動區、科技創新的示范引領區、綠色崛起的樣板先行區和全國一流的生態科技新城。
城市管理邁向數字化
隨著一陣馬達聲,一架四旋翼無人機緩緩升起。5秒鐘之后,無人機攀升至數十米高,開始巡航一棟棟建筑,地面接收器的大屏幕上,立即顯示出實時圖像……在南昌高新區智慧辦公大樓,工作人員正通過無人機,對轄區進行360度無死角違章建筑巡查拍攝。
這是南昌高新區用高科技、數字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一個縮影。按照“大平臺、大處置、大服務、大考評”的管理思路,南昌高新區打造了集智能、高效、覆蓋全面于一體的智慧城管系統。
通過實施智慧管網項目,南昌高新區建立了統一的地下管線數據中心,實現了對供水、雨水、污水等管線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
通過實施智慧照明項目,南昌高新區打造了江西首條硅襯底LED智慧照明示范路,可釋放60%以上的負載冗余,實現節能降耗。
環境與秩序塑造了城市的“顏值”,道德文明風尚折射了城市的“氣質”。南昌高新區響應“美麗南昌·幸福家園”號召,打造了“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示范街,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弘揚榜樣人物正能量,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深入開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行為落細、落小、落實。南昌高新區民警龔輝多年來無私幫助殘疾女孩周思盈,成立愛心志愿服務隊,獲評全國“最美警察”。萬科南社區創立全市首個《鄰里公約》,打破“一墻之隔”融洽鄰里關系,提升居住幸福感。
產學研深度融合
位于南昌高新區的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里繼“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之后,又在黃光、綠光、紅光、下一代無熒光粉LED照明以及新型MOCVD高端裝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其創新團隊的高光效黃光LED榮獲2016—2017ISA全球半導體照明年度新聞獎,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團隊。目前工程中心研發的黃光LED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1.5%,遠高于國外公開報道或可查詢到的最高水平。
走進位于創業夢想街區的江西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總能看到一群年輕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或在討論創業項目方案,或在進行項目設計。目前,包括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城在內,全區孵化器面積超50萬平方米,引進高校科研院所30家。全區擁有2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核心區已入駐團隊400個,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之一。
2017年,南昌高新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在江西領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首次突破200家,創歷年之最,是2012年底的2.5倍。除了硅襯底LED技術一舉填補江西省空白,還先后有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在這里誕生。
一個個龍頭企業紛紛入駐,一個個奇思妙想變為現實,一批批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光電信息、移動智能終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產業,正逐漸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產業基地。南昌高新區還通過搭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鼓勵扶持企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建設,基本實現了一個產業擁有一個或多個研發平臺,使之加速邁向中高端甚至尖端、頂端,從而推動產業從“中國制造”發展升級到“中國創造”。
沿湖一片綠 環湖一片景
艾溪湖濕地公園,人的樂園,鳥的天堂,一邊是五彩繽紛的鮮花,一邊是水清柳綠的濕地,游客們三五成群,或輕快地騎行在平整的綠道上,或愜意地嬉戲于草地的帳篷里。這是喧囂都市中的生態新城。
南昌高新區把“一江相臨、三湖相間”的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先后精心打造了艾溪湖濕地公園和瑤湖郊野森林公園,加上瀕臨鄱陽湖的白鶴冬季覓食基地五星墾殖場,這個國家級高新區里有了獨具一格的天鵝湖和千鶴園,成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
通過強化監測、修筑環湖路、水體活化、截污凈化等舉措,南昌高新區對艾溪湖、瑤湖、南塘湖“三湖”實施了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養殖業全部實現“人放天養”;引四干渠活水活化瑤湖,五干渠活水活化艾溪湖,實現了“沿湖一片綠,環湖一片景”。
高新技術產業的強勢崛起,城市面貌發生美麗蛻變。南昌高新區——一個產業、科技、城市和生態“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生態新城,正在江西大地上實現綠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