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區建機器人產業園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4 點擊:次
另一方面,多名院士和產業領軍人才紛紛落戶湘潭高新區,形成了獨具高新特色的院士創新產業園。
前者所代表的產業龍頭和后者形成的智慧產業鏈,無疑將為湘潭乃至湖南的產業轉型提供強勁的基石和支撐。
湖南本土研發的智能機器人有哪些本領?湘潭如何打造“智造谷”?12月12日,記者走進湖南千智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智機器人),近距離感受他們研發的機器人技術創新。
芝麻大小的核源都能探測到
湘潭市火炬創園C5棟,千智機器人一間實驗室里,樓梯、沙坑、水坑一應俱全。剛經過了一系列測試的三臺機器人安靜地站在實驗室內,正在等待下一步“檢閱”。
這三臺機器人沒有手和腳,長得有點像小坦克,身高大概在50-60厘米,看上去有些萌。“它們能跋山涉水,還能爬樓梯、收集信息。”公司綜合部部長張利芳說,就在不久前,公司研發的核探測機器人被送往了大亞灣核電站。“主要幫他們探測核元素泄露源的,人去不了的地方可以代替人,起到巡檢的作用。就算是一個芝麻大小的核源,機器人都能探測到。”
另外,公司研發的消防機器人,也是身形雖小、用途很大。“它可以對火源進行跟蹤,代替人把現場資料都搜集過來,讓消防人員制定最合適的滅火救援方案。”張利芳說。記者看到,這臺紅色的消防機器人還自帶消防液和滅火彈,“頭部”配備了高壓水槍,還可以霧化滅火。
張利芳說,目前他們生產的機器人都是根據客戶需求“私人定制”,“從研發到生產,大概半年”。目前,已經成功交貨的機器人還包括排爆機器人、礦下救援探測機器人等等。“人不能解決的,它們可以。”張利芳說,機器人雖然身形小巧靈活,但是可以負重50-500公斤不等。
湘潭高新區將成為智造示范區
千智機器人是一家剛成立兩年的創業公司,同時也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推薦,湘潭高新區引進的,由年輕博士、碩士為主組建的科技型企業。公司已研發、生產了消防機器人、安保機器人、智能型服務機器人三大類10多個產品,其中6個產品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兩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湘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碩科表示,過去五年,湘潭高新區重點建設了院士創新產業園,聚集30余位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0余人,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共同建設力合長株潭創新中心,助推創新創業。
五年來,湘潭高新區先后建成國家級風電檢測平臺、國家能源風力發電研發(實驗)中心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企業技術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院士工作站5家,初步形成了完備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科技企業成長鏈條。
劉碩科表示,下一步,要針對創新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以打造“智造谷”為發展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創新創業高端要素,構建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高端服務業“3+1”產業體系,將湘潭高新區打造成為中部地區創新生態完善、高端產業集聚、開放合作深入、體制機制創新的智能制造示范區。
聚全國前沿智慧,育先進制造產業,成一方千億夢想……這是湘潭高新區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契機,在全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發展戰略中,貢獻出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
企業聲音
有信心締造產業創新發展標桿
在湘潭二大橋北側的湘潭高新區書院路與曉塘路交界地塊,一個1740畝的機器人產業園正在建設當中。這里就是湘潭新松機器人產業園的所在地。11月15日,湘潭新松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在湘潭高新區正式動工。
“我相信,湘潭機器人產業園是新松的新起點。”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新松機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曲道奎說。
湘潭高新區智造谷規劃面積3240畝用于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新松機器人項目位于園區核心區,占地1740畝,分三期建設,總投資120億元。
“通過帶動相關應用行業轉型升級,項目可創造千億級新增產值。借助機器人產業爆發式發展的大好時機,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湘潭締造世界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桿,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驅動引擎,把項目打造成明星園區、精品工程。”新松機器人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湘潭新松機器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占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