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新區依托創新驅動 實現追夢之旅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9-28 點擊:次
2011年1月,蘇北地區一家省級經濟開發區——銅山經濟開發區正式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啟了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五年間,徐州高新區在創新大旗的引領下,不僅實現了由省級經開區向國家高新區的蝶變升級,而且不斷實現著自我超越——2013年,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69位。2014年,66位。2015年,56位。
回望徐州高新區五年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徐州高新區正是依托創新驅動這一強大動能,實現著追夢之旅。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產業結構蝶變升級
工程機械、電子電器、車輛制造是徐州高新區更名前的三大主導產業,五年間,徐州高新區積極引領企業創新,推動主導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延展,智能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正式擔綱現階段主導產業。同時,一個擁有萬億產業藍海的戰略產業——安全產業在徐州高新區培育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7日,中國安全產業協會礦山分會成立大會在徐州召開,這也將為徐州高新區“礦山安全”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作為蘇北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高新區,多年來,徐州高新區堅定地走“產學研”結合、科技協同創新的特色路子,圍繞突破安全產業早期面臨的技術、體制和金融制約,通過與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同成立“5+1”科技協同創新聯盟,每年承辦全國安全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推進會和成立科技小額擔保公司、實施企業上市工程等方式,逐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了研究成果的多元轉化。
目前,園區內已初步構建起涵蓋煤礦提升、電力傳動、礦山感知、應急指揮等方面的裝備制造與系統集成產業鏈條,建成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感知礦山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字號”創新平臺和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已有2個“千人計劃”專家團隊、10余個教授創業團隊進駐創業園,40余家企業集聚產業園,一個集研發、生產、交易、大數據四位一體的“中國安全谷”建設已初見成效。
“中國安全谷”建設,只是徐州高新區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產業結構蝶變升級的縮影。
數字見證成就。5年間,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新興產業產值、企業研發投入等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均實現了年均30%的增幅。擁有三大主導產業專業園區和一個國家級安全產業示范園區。申報各類專利7155個,其中發明專利2463個。授權發明專利378個,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11項,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水平進一步提升。云意電氣、精創電氣、格利爾科技等企業相繼建設了海外研發機構,實時跟蹤行業先進技術。徐鍛集團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成為了數控壓力機床國家標準工作組召集單位,擁有了行業發展話語權。
如今,高新區擁有代表企業創新較高水平的瞪羚企業7家,瞪羚企業比達5%,高于全國高新區瞪羚企業占比近2個百分點,充分顯現出了高新區企業創新的扎實有效。
突出載體平臺支撐地位創新生態鏈日漸豐盈
一直以來,徐州高新區在市、區兩級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堅持創新驅動主戰略、圍繞項目建設主旋律,積極應對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構建多元化投資格局、全面推進產業鏈向高端延展,保持了工業經濟的穩步運行和各主要經濟指標的平穩增長。
徐州高新區堅持招大引強,重點招引投資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稅收貢獻大的龍頭項目。對投資意向較強的重大項目,實行專人負責制,定期跟蹤回訪;對已簽約項目,實行全程服務,加快手續辦理。抓住2015徐州(北京)中關村合作發展懇談會契機,采取拜訪考察、對接洽談和專題推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一批中關村高層次客商來高新區投資創業。以礦山物聯網聯盟為依托,開展安全科技產業招商。通過礦山物聯網聯盟召開的五大方向研討會,接觸了北京安信創業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
在宏觀經濟不利的影響下,去年以來,高新區緊密圍繞項目建設這一工作重點,著力于改善和提升項目服務質量,破解項目的制約因素,項目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徐工重卡、云睿汽車電子、繕維石材城、申鑫石材城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竣工投產;中業慧谷正式入駐,安全科技產業園全面開工建設;總投資200億的蘇氏精密鑄造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項目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已全面開展,投資20億元的威業源項目完成簽約;產業融資又結新果,五洋科技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帶動其募投項目建設快速推進;西滿怡寶水、緒權印務、聚盛家居等一批服務業、消費類產業項目推進形勢較好。
高新區積極與各高校院所及部委合作,先后建設了教育部“藍火計劃”高校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安全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徐州高新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大學生創業園產業化基地、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王志華工作室、楊炳雄工作室以及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等載體。
按照“上市一批、報會一批、輔導一批、培育一批”的工作思路,徐州高新區強化措施,狠抓跟蹤,加大工作力度,企業上市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五洋科技于2015年2月17日成功掛牌上市,成為繼云意電氣之后高新區第二家上市公司;中礦大華洋、精創電氣2家公司上市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礦大華洋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材料報到省證監局備案輔導,精創電氣與華泰證券、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簽訂了上市保薦協議,已進入財務審計階段;同時優選了華辰變壓器作為上市培育后備企業,會同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實行跟蹤服務、重點輔導,力爭上市工作盡快啟動……
五年間,徐州高新區集聚、建設各類創新平臺200多個,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9個,省級研發平臺46個,風投創投及上市服務機構12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6個,創新創業孵化機構22個,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個,省級眾創空間4個。引進高端人才團隊20多個,其中院士團隊3個,千人計劃專家團隊6個,高新區初步形成了創新鏈與資金鏈相互促進、研發與產業相互融合、人才與創新相互推動的創新生態鏈。
發揮協同創新疊加效應安全產業風生水起
安全產業是為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動提供專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產業,2010年被國家列入戰略產業。
徐州高新區的安全產業起步于教授創業的星星之火,成長于協同創新的燎原之勢。徐州高新區內從事安全科技研究的教授、博導等高級人才50多人,特別是中國礦業大學多年從事礦業安全研究,擁有礦業工程、安全科技與工程兩個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兩個礦山安全研究院士團隊產生的豐富研究成果全國領先。
依托中國礦業大學科教優勢,徐州高新區大力發展以礦山物聯網為主導的安全科技產業,得到了工信部、科技部、國家安監總局的重視。利用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這一平臺,徐州高新區堅持“一個推進、四個服務”,推進了與青島橡膠谷眾研網的合作,設立了礦山物聯網協同創新聯盟秘書處。相繼完成了礦山物聯網領域企業技術需求征集、五大領域牽頭與協助單位征集、礦山物聯網關鍵技術研討會、礦山物聯網頂層設計研討會、礦山物聯網發展白皮書編制的聯絡等工作。申報并獲批了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產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安全產業頂層設計項目”,聯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申報了科技部“十三五”科技攻關重點專項。與中業慧谷集團聯合推進了安全科技產業園建設,目前集科技研發、裝備制造、技術交易、大數據處理為一體的安全科技產業格局初具雛形。
眼下,徐州高新區策以協同創新,先后與中國礦業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組建了“5+1”協同創新聯盟,連續五年召開了安全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推進會,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安全產業發展國際論壇,牽頭組建中國礦山物聯網協同創新聯盟。
在此基礎上,徐州高新區成立了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并利用這一平臺舉辦了礦山物聯網關鍵技術研討會、礦山物聯網頂層設計研討會,編制了礦山物聯網發展白皮書,申報并獲批了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產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安全產業頂層設計項目”,聯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申報了科技部“十三五”科技攻關重點專項。
與此同時,徐州高新區建設了國家火炬安全科技與裝備特色產業基地,獲批國家安全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構建了礦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公共安全為主導的安全產業集成鏈條;形成了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安全科技研發中心、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相互補充的技術支撐體系;搭建了集創新孵化、加速成長、園區承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集聚體系。
不僅于此,徐州高新區推進了徐工集團成立安全裝備事業部,引進了海歸創業團隊開展公共安全產品研發,協同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創業團隊構建了危化安全云平臺。成為了部委認可、企業集聚、研發集群的中國安全谷,2015年實現安全產業年產值3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