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4 點擊:次
一、2015年工作總結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遼陽高新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工業生產緩步回升,財政稅收穩步運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滑。GDP預計完成171億元,同比持平;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77億元,同比持平;2015年全年預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同比下降19.8%。規模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05億元,同比下降6.8%。實際利用外資預計完成1.53億美元;外貿出口預計完成1.4億美元;域外引資預計完成30億元。芳烴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工業鋁材產業集群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20億元。
(二)以“穩增長”為核心,推進工業項目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強對上年已試生產項目的加強跟蹤協調,促其早日達產達效。合成催、金谷、會福項目已正式投產,華興、興家、港隆、鴻港一期等項目正在辦理正式投產手續。加強項目調度,全力促進在建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早日建成投產。加強推進力度,全力促進新開工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隨著一批新項目的入駐,芳烴基地將掀起新一輪建設高潮。重點項目進展情況。芳烴基地8個在建項目預計年底前將全部投入運營。年初至今,華峰、法液空、遼河燃氣、鴻港二期、鑫宇化工5個項目已投入運營,奧克藥輔、國成年底前陸續建成試車,其中奧克藥輔將于12月初試車,國成熱電計劃12月底第一臺機組投產。忠旺集團模具、電泳、噴涂、工業鋁材庫房項目基礎已完成,預計到2015年末土建基礎、主結構、地面等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力爭年底完成設備安裝;年產12萬噸工業鋁型材項目廠房主體已全部完工,預計年底前開始設備安裝。蘭家的鋁材深加工成品庫項基本完成場平、通信和電力等基礎工程建設。
(三)以“調結構”為重點,積極籌劃項目,為遼陽石化技改項目保駕護航
高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圍繞遼陽石化俄油優化增效項目展開。該項目已完成可研,計劃投資64億元,對遼陽石化公司現有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優化芳烴產品結構。項目投產后,遼陽石化產品種類、數量發生變化,結構更加合理,產能將進一步釋放。目前市發改委已對該項目備案,項目已獲中石油批復。芳烴基地因該項目的實施,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機遇期。為全面承接該項目實施后的資源,積極為項目配套,高新區籌劃了35萬噸/年飽和液化氣的加工利用等6個項目,并與遼化公司高層進行了協商,已就支持本地企業發展、支持芳烴基本招商資源、與民營企業開展合資合作方面取得初步共識。
(四)科技創新工作成效顯著
推進高新區與中科院科技合作深入開展,落實地產學研合作,目前已有5家企業分別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沈陽金屬研究所、院過程所、化學所簽訂正式合作項目共5項。創建省科技創新券試點區,完成了科技創新卷試點相關文件的編制起草,省科技廳已正式批準我區為第一批省科技創新券試點區。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爭取資金扶持,共組織企業申報2015年國家火炬計劃2項,申報征集省高新技術領域科技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重點項目6項,申報省第三批重點節能減排技術5項。加強區域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忠旺集團“工業鋁材檢測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列入2015年遼寧省工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項目;石化機械設計制造有限公司“先進管路材料技術創新平臺”列入2015年省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推進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實施,忠旺集團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合作開展核電反應堆用高性能鋁合金冷卻工藝管件加工技術攻關,預計實現年產5000噸核反應堆用鋁合金冷卻工藝管材件;奧克公司開展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綠色合成新技術及催化精餾技術攻關,目前已完成中試裝置的工藝設計,建成年產300噸中試生產裝置,并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完善區域知識產權體系建設,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科技成果和科技獎勵,忠旺集團和遼陽石化各有一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開展“企業專利清零行動”,幫助企業解決企業在專利申請難題,兌現專利申請補助資金,激發企業或個人申請發明專利的積極性。
二、2016年重點工作
2016年,高新區將堅持把調整產業結構、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健康發展作為重要任務,繼續支持遼化公司、忠旺集團健康發展,不斷尋求兩大產業集群發展的內生、外在動力;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環境建設水平;大力推進西部開發,拉伸發展框架;利用高新區的政策優勢,在謀求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規范機關建設,強化管理服務。
(一)以建設“創新型特色園區”為載體,提升高新區形象。
遼陽高新區把創建“創新型特色園區”作為努力目標。通過創建工作,遼陽高新區建設水平將得到全面提升,成為以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為驅動,具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的,在內陸地區具有重大引領示范作用的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使遼陽高新區真正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和區域中樞。
(二)以項目建設為牽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全力保障俄油加工優化增效項目。高新區將密切關注該項目建設進展,全力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并適時調整芳烴產業發展的側重點,引導企業全盤“消化吸收”該項目投產帶來的新產品。加快支柱產業集群式發展。一是芳烴產業。把格瑞包裝瓦楞紙板、新晟化工磷酸異辛酯、科隆二期10萬噸羧酸系減水劑、博鑫危廢暫存處置及無水樹脂化工助劑、福辰納米氧化鋅生物醇油項目、眾成環保粉煤灰綜合利用等項目投產達效作為工作重點,同時加快等企業的項目建設進程,力爭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積極引導贏創、華峰、法液空、國成熱電、奧克、科隆等28家已投產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挖掘內在潛力,找準內生動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銷售規模,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工業鋁材產業。全力推進12萬噸工業型材項目建設,建成庫房、模具、噴涂、電泳等項目。全年工業鋁材產業集群預計完成銷售收入240億元,同比增長9.1%。
(三)以“招商選資”為重點,提升園區知名度。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瞄準國際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化工企業開展招商對接工作,與德國巴斯夫集團、德國贏創工業集團、浙江榮盛集團、溫州華峰集團深入洽談,促成美國英維達公司與興家公司的合資合作。二是以試點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抓手,與遼陽石化公司俄油優化增效項目建設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加大浙江榮盛集團與遼陽石化公司合資建設對二甲苯(PX)項目上的對接服務力度,深入推進世界500強企業液化空氣集團、德國贏創工業集團與遼陽石化公司合資合作天然氣制氫和碳4深加工等項目。三是瞄準產業方向深入包裝重點項目。依據調整后的產業鏈和產業方向,做好產業鏈項目包裝。計劃新包裝重點項目6項,并對部分項目進行深度包裝,為項目招商創造條件。
(四)以建立健全科技體系為基礎,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繼續實施科技項目攻關。加大各級項目申報和實施力度,繼續通過深入企業調研,搜集、挖掘項目,選擇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等競爭力強的項目,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和科技專項資金,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率。強化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繼續支持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使我區由引進、吸收科技成果,逐步向科技成果輸出轉變,在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整體提高。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認真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宣傳、咨詢與服務工作,積極引導科技型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高新技術產品。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依托遼陽市在高新區建立的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深化高新區企業與中科院相關院所的產學研合作項目,提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效率。
(五)以基礎設施投入為側重點,提升產業承載力。
啟動智慧型園區建設工作。組織研究論證智慧型園區建設方案,將智慧型園區建設與園區規范化管理、安全、環境監管一體化、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整合企業資源、政府資源、社會資源,做到既注重經濟效益,更注重社會效益,在2016年全面實施。加快污水處理廠擴容建設。要加快實施污水廠6萬噸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同時,適時啟動污水處理廠周邊安全防護距離搬遷工作,保證污水處理廠一期通過驗收及擴能改造項目順利實施。實施綠化工程,提升園區生態水平。計劃投資300萬元,對芳烴基地內部分重要路段、節點進行綠化。完善芳烴基地公用工程。計劃投資400萬元,根據入駐企業項目進展情況,適時開展公用工程的配套建設。
(六)以服務企業為根本,提升管理水平。
加大管理服務力度,切實把管理服務工作重點向企業需求傾斜,在項目引進、建設、投產,爭取政策、資金,科技、金融,產學研用、人才引進等方面搞好全方位的服務。
(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提升親和力。
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管理體制。一是轉變管理念。破除計劃經濟下形成的傳統管理理念,在領導機關營造勇于創新、勇于擔當的創業干事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遼陽高新區的機構設置。全面承接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實現高新區行政審批、企業管理服務的封閉運行。三是試行激勵政策。在遼陽高新區試行全員“檔案封存,績效考核”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四是奉行“拿來”主義。在全國范圍內聘請符合創新驅動需要的各類人才,參與管理機構決策、管理、建設、服務等方面的具體工作。
加快構建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按照“小機構、大服務”、“小政府、大社會”的構想,推動園區管理由行政型向服務型轉變,服務型由被動服務向引領服務轉變。著力培養和完善豐富的社會組織載體,引導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社會組織建設。強化“經營園區”的理念,整合園區所擁有的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為企業發展提供項目審批、資源對接、建設管理、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和各種增值服務,提升園區的對外吸引力,從而獲取收益,實現資產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