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部走向世界,長沙產業集群的“三級跳”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28 點擊:次
近日,2025年湖南省產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完成公示,長沙在這場產業集群競賽中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決賽5進4、中小特色產業集群決賽2進2,產業集群培育對象6進3,實現13個參賽集群9個勝出的成績,突圍率約七成。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長沙多年來以產業鏈帶動產業集群,以制度創新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的持續探索。
從率先全國首創“鏈長制”到構建梯度體系培育國家級產業集群,再到向世界級產業集群沖刺,長沙以清晰的戰略布局和扎實的實踐舉措,為中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長沙樣本”。
作為工程機械之都,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領跑,不僅產業規模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更被工信部列入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三個樣本之一。
集鏈成群,長沙產業根基雄厚
長沙產業集群強勢崛起,非一日之功。
長沙狠抓“一縱”“一橫”。
“一縱”即產業鏈。17條產業鏈構筑起產業集群“銅墻鐵壁”。早在2017年,長沙便率先厚植產業鏈發展思維,抓牢新興及優勢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規律,針對鏈條中的“斷點”“堵點”,通過延鏈、補鏈、強鏈,讓產業鏈成為工業經濟的“鋼筋脊梁”。
以“鏈長制”為抓手,長沙升級推出鏈長牽總、校長支撐、行長幫扶、盟長搭臺、基金董事長賦能“五長聯動”機制;如此,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五鏈融合”的長沙模式逐步形成。
“中聯重科參與建設世界最大單口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中國‘天眼’”湖南湘江新區城市館模型陳展。
這一機制有效整合了政策、市場、技術、資本等產業發展要素,各產業鏈再依次梳理出“一圖四庫一清單一報告”,為各產業的精準招商提供“路線圖”。
當前,17條產業鏈集中了全市60%以上規上企業、70%以上規工產值,80%以上省、市創新平臺。
一條條鏈條形成規模、帶來聚集,長沙產業集群乘勢崛起,產業生態蔚然成風。
湖南湘江新區城市館“殷殷囑托,湘江作答——湖南湘江新區十年高質量發展成果展”鍛造產業脊梁板塊。
比如,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鏈在匯聚規上企業500余家后,單純的空間集聚難以滿足創新需求,于是催生了《出口工程機械二手設備評估通則》《出口工程機械二手設備評估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出臺了《長沙市促進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條例》(制度保障),謀劃共建國家級高端工程機械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保障)等,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實現從“企業扎堆”升級為“鏈群叢生”“生態共生”。
“一橫”為產業園區。園區是產業鏈群的承載地,也是鏈群培育的主陣地。長沙以“兩清單、兩增量”為抓手,大力推進“園區制造業提升行動”,成立園區制造業提升工作專班,并將產業集群建設納入區縣、園區考核體系,進一步壓實責任,激發各主體積極性。如此,“頂層設計—協同機制—園區承載”三位一體的發展體系,為集群培育提供了堅實保障。
長沙先進制造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樹立標桿,國家級集群涌現
把優勢產業做強做大,把潛力產業做出特色。長沙致力于構建“世界級—國家級—省級—省級培育對象”四級梯度培育體系,讓產業集群向“國家隊”躍升。
一項項榮譽彰顯長沙實力:工程機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3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擦亮長沙制造名片。
作為工程機械之都,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領跑,不僅產業規模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更被工信部列入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三個樣本之一。該集群已形成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5家“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企業為龍頭,500余家主機和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
中聯重科挖掘機智能工廠智能產線。
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則是長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突破點”。聚集了湘江鯤鵬、拓維信息、國科微、景嘉微、麒麟軟件等知名企業,構建起本土信創全產業鏈,形成以飛騰、鯤鵬,麒麟操作系統為主的“兩芯一生態”體系。在硬件制造方面,長沙產的“六機七芯”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一個個特色產業見證長沙潛力:瀏陽市高端化學原料藥、長沙縣數控磨床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岳麓區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產業集群入選工信部2025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公示名單。
瀏陽市高端化學原料藥產業集群擁有12個銷售過億元的拳頭品種;長沙縣數控磨床產業集群研發的數控曲軸磨床、數控凸輪軸磨床精度達微米級,打破國外品牌壟斷,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新晉國家級的岳麓區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產業集群,則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形成了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全鏈條集聚態勢。
湖南省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
截至目前,長沙國家級產業集群數量位居中部城市前列,形成了“龍頭引領、多點支撐”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此外,長沙“強鏈壯群 打造制造業發展新高地”還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踐案例,成為全國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典型范例。
隨著本次省級集群競賽斬獲佳績,長沙吹響新一輪沖刺國家級產業集群號角。
從湖南到世界,長沙奮勇爭先謀跨越
從國家級產業集群向世界級產業集群跨越,是長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圍繞這一目標,長沙從技術創新、生態協同、國際布局三個維度持續發力,推動產業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轉型,不斷提升全球競爭力。
在技術創新層面,長沙強化高端創新平臺與人才隊伍建設,為集群發展注入創新動能。譬如國家能源金屬資源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大規模儲能技術裝備及應用研發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相繼落戶長沙,長沙新能源創新研究院、湖南美特鈉電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加速布局,為集群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湖南湘江新區企業博云新材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航空粉末冶金剎車片”湖南湘江新區城市館模型陳展。
同時,長沙實施工業企業“千百十”梯度培育計劃,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后備培育庫,開展“一對一”指導。作為延鏈補鏈的佼佼者、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這些專精特新“小巨人”正時刻補足集群創新接續發展動能。
要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僅靠企業的單打獨斗遠遠不夠,為此,長沙強化多方協作,構建“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作為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下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長沙市制造業發展促進中心統籌協調全市制造業相關促進組織和平臺,組織產業集群競賽、供需對接會等活動,助力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
從率先創新“鏈長制”協同破題,到構建四級梯次體系培育優質集群,再到多維發力沖刺世界級目標,長沙產業集群的崛起之路,是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刻探索。
此次湖南省產業集群競賽的斐然成績,既是過往戰略布局與實踐舉措的成果印證,更是長沙繼續前行的新起點。
來 源 / 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