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規劃與場景應用洞察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6 點擊:次
具身智能,作為具備物理身體并能與環境交互的智能系統,正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2025年,中國首次將“具身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形機器人作為其典型代表,被視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引擎。
一、政策推動與戰略意義
2025年以來,中央與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支持政策。北京計劃到2027年培育超50家核心企業,實現量產規模破萬臺;深圳目標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上海將具身智能列為五大AI攻關方向之一。這些政策不僅推動技術創新,更在產業升級、社會服務、國家安全等多層面具有深遠意義。
二、市場規模與資本熱度
中國具身智能市場正處于高速成長期。預計到2027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25萬億元。其中,人形機器人賽道尤為活躍,2025年投融資呈現爆發式增長。從應用階段看,當前以工業場景為主,未來將逐步拓展至商業服務和家庭生活領域,呈現“初級—中級—高級”的智能化演進路徑。
三、技術挑戰與商業化瓶頸
盡管前景廣闊,具身智能仍面臨多重挑戰:
-
技術層面:電池續航、芯片算力、運動控制等硬件能力尚不完善,難以應對開放復雜環境;
-
商業化層面:量產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用戶接受度仍需培育;
-
標準與安全:硬件接口、數據規范不統一,隱私與安全風險也存在隱患。
四、場景應用逐步落地
目前,具身智能已在多個場景中實現初步應用:
-
科研場景:通過仿真平臺、合成數據等技術加速機器人訓練與算法優化;
-
工業場景:在3C電子、汽車制造等領域完成上下料、質檢等重復性勞動;
-
商業場景:酒店接待、樓宇清潔、餐飲配送等服務機器人已投入使用;
-
家庭場景:面對老齡化趨勢,陪護、康復類機器人正逐步走向實用化。
五、典型企業案例
-
微億智造:聚焦工業場景,提供“開箱即用”的柔性機器人解決方案,已在多家制造企業落地;
-
宇樹科技:從四足機器人延伸至人形機器人,以高性價比和運動控制能力見長;
-
優必選:深耕消費級服務機器人,產品覆蓋教育、導覽、康養等多場景,具備全棧技術能力。
六、發展路徑借鑒自動駕駛經驗
具身智能的發展可參考自動駕駛的漸進式路徑:從單任務、封閉場景起步,逐步向復雜環境、端到端智能演進。短期內以科研和工業試點為主,中期拓展至商業服務,長期目標則是進入家庭和極限作業領域。
七、未來展望
隨著大模型、多模態感知等技術的突破,具身智能將逐步突破數據與形態限制,實現更經濟、靈活、高效的應用。未來商業模式也將從硬件銷售轉向“機器人即服務”(RaaS),形成人機協同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