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如何打造農業品牌?江西省數字農業產業發展大會來了!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04 點擊:次
11月2日,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和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承辦,以“數字惠農智慧興村”為主題的2022江西省數字農業產業發展大會在撫州市召開。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任珠峰出席;中國聯通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李玉焯,撫州市委書記夏文勇,江西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江枝英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常務副主任喻景權作主旨演講;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熊科平,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總經理周智,江西省農技推廣中心黨委書記鄭敏和撫州市領導孫茜、江志堅,以及各設區市分管領導出席。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高世文主持。福來咨詢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受邀出席并作題為《數字時代的農業品牌建設之道》的演講。
會上,任珠峰和李玉焯共同為中國聯通(江西)數字農業農村研究院揭牌;夏文勇為喻景權院士頒授聘書,聘請其為市人民政府蔬菜產業首席顧問;喻景權院士以“科技創新助力設施農業高效綠色發展”為題作了主旨演講。
李玉焯在致辭中表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已成為我國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中國聯通堅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以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以務實解決實際問題為牽引,把數字技術融合創新融入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助力鄉村生產方式升級、治理模式創新和生活方式改善,并通過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方式,推動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發展和幫扶模式可持續。
夏文勇在致辭中表示,去年換屆以來,撫州立足實際,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一號工程”部署,大力實施“工業強市、農業立市、生態興市”戰略,堅持工業與大農業“兩輪驅動”,用工業化思維、數字化賦能發展農業,著力構建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數字農業應用示范項目,著力優化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著力拓寬農產品電商銷售渠道,著力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立足工業補短板、農業強弱項、生態揚優勢,加快數字技術推廣應用,為撫州現代農業插上“數字翅膀”,奮力推動撫州從“農產品經濟”向“農商品經濟”轉變、從“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
江枝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為我們數字農業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著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平臺打造、服務提升、質量管控和人才培養,加快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區乃至全國數字農業產業發展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努力建設全國數字農業產業發展新高地。
會上還舉行了省農業農村廳與江西聯通、江西農業大學與江西聯通、江西聯通與江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戰略簽約儀式,開展了經驗交流及專家主旨演講。
福來咨詢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重點結合臨潁數字辣椒的案例,講述《數字時代的農業品牌建設之道》。
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的抓手,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抓手,品牌強盛是產業興旺的抓手。農業品牌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婁向鵬表示:“江西農業必須實現從產業優勢到市場勝勢、從產品優勢到品牌勝勢、從資源優勢到價值勝勢三大突破。”
具體如何實施?婁向鵬提出農業品牌創建的根本道路——雙輪驅動,三極聯動。
沒有政府主導,產業像一盤散沙。沒有企業主營,政府主導落不到實處。政府主導,企業主營,雙輪驅動,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品牌化的必然選擇。
婁向鵬把“數字賦能、品牌引領”比喻為另一個雙輪驅動。“數字賦能如何和產業結合,真正發揮產業價值和市場效應,是數字農業下半場要考慮的課題。”
臨潁辣椒在數字化和現代化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近年來,臨潁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聯合產業鏈優勢企業及河南農大等科研院所,把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辣椒種植充分結合,將新品種推廣、種植、管理、收購、儲存、加工、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串聯”,利用“5G+智慧農業”,持續推進辣椒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在第五屆鄭州農博會首屆中國數字辣椒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正式將“中國數字辣椒之都”的榮譽稱號授予臨潁縣。發展數字辣椒產業,是河南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積極邁進的一個縮影。臨潁模式,將成為“河南辣椒”破圈出道的關鍵一步。
婁向鵬表示:“聯合體企業是農業品牌建設的載體和主體,每一個區域/產業,都需要以聯合體企業為支點,打造超級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實現區域公用品牌與用戶品牌的共生共榮。”
河南益民控股作為臨潁發展5G數字辣椒的主力軍,依托“數字辣椒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推進“互聯網+農資+農機+農技+農服+金融”融合發展。近兩年,臨潁縣還引進了海底撈火鍋底料生產線,加大了與“老干媽”的合作,這對臨潁辣椒產業發展都是很強的加持。
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省市縣政府應該如何分工?婁向鵬提出“三極聯動”模式,以省市農業服務品牌為面,以省市大單品品牌為線,以一縣一業品牌為點,點線面結合,推動農業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婁向鵬特別強調,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必須實名制!要“真名、實名、地名”,杜絕“藝名、假名、虛名”。這是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基本原理和底層邏輯。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報告(2022)》明確反對全域全品模式:“部分地區熱衷打造全域全品形象品牌,存在辨識度低、傳播成本高、產業帶動力弱、促進消費作用不明顯等問題”。
戰略尋根與品牌找魂是農業品牌建設的核心方法。戰略之根是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安身立命的事業地盤。“一個縣市必須聚焦精力打造一個主導產業,不搞大而全的多產業品牌很關鍵!”
每一個品牌都要有靈魂!品牌靈魂是基于消費集體意識洞察,直擊消費者的強大心智共鳴和消費動因,是決定品牌現實與未來的競爭原力。
貴州省辣椒種植面積第一,云南辣度第一,四川品種知名,云貴種植更久,整體看,云貴川湘,有其辣椒文化,產業種植歷史久,產業有說頭,相比它們,臨潁辣椒、河南辣椒要發展,不比歷史,不比傳統,要比現代。
這個“現代”,指的就是用更優的品種、更高的技術,更高的產量、更規范的市場環境,引領辣椒產業技術革新,開創鄉村振興“臨潁模式”。福來為臨潁辣椒區域公用品牌制定了“以數字化為引擎的辣椒現代化產業集群”的戰略之根,品牌靈魂為“中國辣椒現代化引領者”。臨潁縣作為辣椒產業數字化先行者,引領中國辣椒現代化發展。
當日上午,與會人員先后深入崇仁縣力源蔬菜種植基地、臨川區唱凱鎮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唱凱鎮江西12316專家服務驛站和“5G+慧管田”大數據管理平臺等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