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改革系統集成 激發產業振興新動能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2-08 點擊:次
近年來,廣西圍繞產業振興,把著力點放到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在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改革、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有針對性地推動有關專項改革成果集成落地,促進改革舉措有機銜接、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實現政策協同、措施協同、效果協同,激發產業發展動力活力。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產業振興的基礎工程,以強有力的舉措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大行動、百日攻堅行動、攻堅突破年等,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及年度行動方案等,形成“實施方案+任務清單+專項實施方案”的系統集成的政策體系,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目前,廣西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繳納稅費、辦理破產等營商指標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2020年末,全區市場主體達376.1萬戶,全年新增市場主體89.3萬戶,比上年增長47.8%,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為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廣西創新設立工業振興特派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選派1000多名工業振興特派員深入各市縣(區)工業一線,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得到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深入推進企業改革發展不斷壯大實體經濟
集成推出國資國企改革政策體系,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理順監管機制,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6家國有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2021年,廣西投資集團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439位。2021年1—9月,廣西國資委監管的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8.29億元,同比增長79.05%,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50.32%,兩年平均增長22.60%。先后出臺著力發展壯大民營經濟55條措施、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32項措施等,全方位支持民營經濟改革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區共有私營企業84.15萬戶、個體工商戶275.67萬戶,分別比2015年增長174.88%、74.61%。
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出臺“科改33條”、科技強桂三年行動方案等多個改革系統集成文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引導創新鏈跟進產業鏈,健全完善“產業出題、科技答題”“揭榜掛帥”和“訂單式”研發攻關等制度,完善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體系,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再倍增”計劃,實施“千企技改”工程、千企科技創新工程,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2020年,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達262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800家;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730.4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4%提高到15.5%。
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實推進綠色發展改革集成,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機制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深入推進漓江等重點流域和北部灣沿海的生態保護、環境治理,依托廣西良好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健康養生等生態產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建設綠色工業體系,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深入實施生態經濟十大重點工程,先后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6個、國家級綠色工廠45個、國家級綠色產品30種,打造汽車、電子信息等10個千億級工業產業,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8.9萬輛,同比增長191.7%,2021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倍,截至2021年10月,五菱宏光MINIEV累計銷售40多萬輛,連續14個月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EV銷量排行榜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