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成廣東數字技術創新要點,驅動產業數字化升級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8-05 點擊:次
8月3日,廣東公布《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旨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領域,也成為該條例要求的數字技術創新要點。
短短數年,數字孿生從一個技術概念,正逐漸演變成一種新轉型路徑、新變革動力。日前舉辦的寶潔大中華區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啟用暨寶潔灣區研創路線圖發布儀式上,寶潔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孿生成為推動寶潔數字化升級的核心技術之一,實現15分鐘內對16億選擇的判斷。“只有通過算法驅動,才能實現實時的供應鏈優化,突破傳統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成本瓶頸。”
數字孿生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提出,最初的研究對象是工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一技術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這一技術被應用于供應鏈端則源于供需的平衡。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場景不斷增長,企業需要作出不同的供應鏈響應,實現“千場千鏈”。這也意味著,企業無法再依靠單點的個人和經驗來保證決策的合理和過程的穩定,需要算法驅動決策。
寶潔提供的客戶訂單履約數據顯示,約每天收到1500張客戶訂單,每張訂單約有400個子項,對應4種訂單類型、2種發貨需求,需要結合4大履約區域,在區內多個發貨點進行2種庫存選擇,疊加7種運輸模式,使用2種計費模式。
“我們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對16億選擇的判斷,決策最優執行方案。如此大規模的計算,只有通過算法驅動,才能夠實現實時的供應鏈優化,突破傳統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成本瓶頸。”寶潔供應鏈數智創新總經理葉永青說。
如何基于數據,推動決策和執行?數字孿生成為驅動寶潔數字化升級的核心技術,數據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能源。
葉永青介紹,數字孿生是對多種技術的有機整合。首先通過現實世界數據的采集,實現全程可視,快速感知“發生了什么”,方便決策;之后利用數據驅動,捕獲動態變化,在多場景多變量并行擬合,通過數據分析研判歸因,實時科學決策;在此之上,使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預測“可能發生什么”,在數字世界中預演未來,實現零成本試驗,并在完成驗證后,將最優方案自動反饋到執行,實現高質量運營保障。
供應鏈數字孿生已經在一系列場景得到了應用。葉永青表示,在新冠疫情暴發后,寶潔通過數字孿生掌控了中國八個工廠、數十個合同加工廠及數千個材料供應鏈以及渠道的庫存補貨情況,實時了解物流動態,在不同區域封鎖狀態下,決策調整方案,完成全國范圍的資源調配,依靠的就是監控、診斷、模擬、預測和控制集成一體的數字化能力。
據了解,寶潔大中華區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是經由寶潔全球總部批準設立、全球三大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之一,也是亞洲第一個專門從事智能制造和供應鏈全鏈路技術創新的研發機構。黃埔區副區長賀璐璐表示:“該項目將成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十四五規劃格局下的新IP,打開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協同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