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動態點評:推進醫藥購銷體系改革 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醫藥行業動態點評:推進醫藥購銷體系改革 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6-10 點擊:次
6 月7 日,國家衛健委、公安部、醫保局等聯合發布《2020 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簡稱“《要點》”),為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劃清行為紅線,形成風清氣正的行業新風正氣。
核心要點1:完善疫苗集中采購政策,對疫苗量價無太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要點》里明確指出要完善疫苗集采工作。
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免疫規劃疫苗(一類苗)是由政府統一采購調撥,并且是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包括乙肝、百白破等疫苗;非免疫規劃疫苗(二類苗)則是先由省級CDC 與疫苗生產商簽訂中標合同,再由縣區級CDC 根據中標結果通過省采購平臺進行網上采購,與疫苗生產企業簽訂采購供應合同,由市民自費、自愿接種,包括HPV、三聯苗等疫苗。
早在2016 年,藥監局發布了新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要求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組織全省集中采購,建立疫苗采購專家庫和規范、高效的采購流程,通過集中采購形成價格競爭和談判機制。由此可見,此次的疫苗集采是對以往政策進行完善,對整體的疫苗供應量和定價沒有太大的變化,疫苗集采對目前疫苗行業的影響有限。
核心要點2:推進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完善醫保基金安全長效機制《要點》提出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保供穩價工作,逐步推廣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4+7”試點)工作經驗,推動各地開展非過評藥品帶量采購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試點。
對于藥品,2018 年11 月“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正式落地;對于醫用耗材,在2019 年中旬,安徽省和江蘇省則率先實現骨科材料、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的帶量采購試點落地。在今年,“3+N”聯盟人工晶體帶量采購和注射劑帶量采購等政策已在持續推進,《要點》再次強調此政策,意味著今年下半年非過評藥品、醫用耗材的帶量采購模式有望加速推進。
此外,《要點》還指出要建立完善維護醫保基金安全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對醫保監管的牽頭作用,加強與衛生健康、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信息互通共享。據北京醫保局統計,2019 年北京市完成對2916家定點醫療機構、445 家定點零售藥店的現場檢查,拒付和追回醫保基金 不合規支出達3000 余萬元。建立安全有效的醫保基金機制有助于醫保基金的長期穩定運營,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利好臨床價值高、定價合理的藥品。
核心要點3:加強醫藥流通管理,加大監管力度對于醫藥流通領域,《要點》強調,要推進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落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保障小品種藥(短缺藥)和流感疫苗供應,鼓勵集團化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建立健全中醫醫療質量管控體系,促進中藥藥事管理質控中心等規范化建設。
我們認為,兩票制、新版GSP、營改增等政策的推進對采購、配送等流通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有助于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目前藥品市場已形成以國藥、上藥、華潤醫藥、九州通為代表的競爭格局,2017 年4 家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已達四成,對比美國市場,美國前三家流通企業市占比達90%以上,未來國內流通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伴隨著政策的不斷推進,將利好醫藥流通行業的優質龍頭企業。
同時,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醫藥流通領域的監督管理,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
投資建議:
推進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和疫苗集采、建立安全有效的醫保基金機制、加強醫藥流通管理是驅動醫藥行業未來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利好研發實力強勁、研發管線豐富、運營管理優秀的優質標的,如恒瑞醫藥(600276)、海普瑞(002399)、九州通(600998)、華北制藥(600812)等。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低于預期、市場競爭風險。